[发明专利]用于核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的间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180447.5 | 申请日: | 199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淳;徐钧烈;郑光珍;朴商德;林东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淳;徐钧烈;郑光珍;朴商德;林东澈 |
主分类号: | G21C9/016 | 分类号: | G21C9/016;G21C15/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登河;顾红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间隙的形成结构(3),该结构用于在水冷核反应堆发生反应堆堆芯(1)事故的情况下,防止该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壳体过热及最终失效。因为在该间隙结构(3)的冷却效果有利于容纳该熔化堆芯(1)碎块。单层或多层该间隙结构也能够利用焊接或固定结构安装在该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的内部或外部,或在该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的内部固定检测/控制导管。在该间隙结构(3)中的水冷能力,能够防止该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壳体过热及最终失效。从而通过防止该下端(2)壳体的破坏来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反应 堆堆 压力容器 间隙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间隙的形成和冷却结构(3),用于一个具有将其反应堆堆芯装置设置在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的上方的水冷核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中,而所述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带有一个外部表面,且该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中带有循环冷却剂,所述的结构包括:一个凹面壳体,从外部安装在所述的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的所述外表面下方,并与其分开一定间隔;一种装置分隔并保持所述的凹面壳体处在相对于所述的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的下端(2)外表面分开一定间隔的位置上,从而在所述凹面壳体和所述的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的所述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防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并且一个冷却剂输送装置,用来在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的情况下向所述的间隙供应冷却剂,将因所述反应堆堆芯装置产生的熔化堆芯碎块加热而在所述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2)产生的热量带走,以便能在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收集和容纳所述的熔化堆芯碎块过程中维持所述反应堆堆芯压力容器下端的结构完整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淳;徐钧烈;郑光珍;朴商德;林东澈,未经黄一淳;徐钧烈;郑光珍;朴商德;林东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1804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