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硬度耐强沸酸腐蚀渗硅钢管无效
申请号: | 96217077.1 | 申请日: | 199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4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辉;吴仕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辉 |
主分类号: | C23C10/08 | 分类号: | C23C10/08;F16L58/04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渗硅钢管,它是普通碳钢管渗硅处理后,使渗硅钢管由α′+α固熔体渗硅层、微细孔隙、双重结晶线、基体增碳区、基体组织相交熔叠接构成,其位置及叠接关系为靠近内外管壁表面白亮层均为α′+α固熔体渗硅层,靠近基体增碳区为微细孔隙,微细孔隙与基体增碳区间有两重结晶线,靠近重结晶线内侧为基体增碳区、两基体增碳区之间为基体组织层。本渗硅钢管高硬度,抗强沸酸腐蚀、抗磨损、高温抗氧化等综合性能比1Cr18Ni9Ti钢、钛合金高几倍至几十倍,用途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耐强沸 酸腐 硅钢 | ||
【主权项】:
1、一种高硬度耐强沸酸腐蚀渗硅钢管,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普通碳钢管、不锈耐酸钢管表面渗硅处理后,使渗硅钢管由两α′+α固溶体(或Fe3Si+α)表面白亮渗硅层(1)、两渗硅层内部微细孔隙层(2)、两重结晶线(3)、两基体增碳区(4)、基体组织层(5)多层相交溶叠接构成,其相互位置及叠接关系为:各组成层不截然分开而是相交溶叠接,渗硅层硅浓度和增碳区碳浓度由表面向内部逐步降低,靠近内外管壁的表面白亮层均为α′+α固溶体渗硅层(1),渗硅层内部靠近基体增碳区有两微细孔隙层(2),微细孔隙层(2)与基体增碳区(4)之间有两重结晶线(3),靠近两重结晶线(3)的内侧为两基体增碳区(4),两基体增碳区(4)之间为基体组织层(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辉,未经吴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62170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阀
- 下一篇:棉毛、绢麻精梳机用片针针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