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做地震短临预报无效
申请号: | 97100774.8 | 申请日: | 199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9197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河;强祖基;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新河;强祖基 |
主分类号: | G01V8/00 | 分类号: | G01V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做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主要利用极轨卫星、静止卫星,并结合其他载有红外波段扫描仪的卫星,还包含卫星接收设备和图象处理设备,此时,对卫星热红外云图的彩色密度分割档次,其色彩档次可对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都适用;扫描仪所得灰度值可经大气模型校正获得实际温度值;根据地形和气团形态来区别地震引起的还是气象过程的增温,排除掉地形、天气干扰信息,从而使其对地震短临预报的成功率提高到50%。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红外 增温 异常 地震 预报 | ||
【主权项】:
1.一种用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做地震短临预报的方法,此时主要利用极轨卫星、静止卫星,并结合其他载有红外波段扫描仪的卫星,还包含卫星接收设备和图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卫星热红外云图的彩色密度分割挡次,其色彩挡次可对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都适用,易于捕捉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前兆,其中色彩挡次即亮温挡次在0.5°K至5°K之间;扫描仪所得灰度值可经大气模型校正获得实际温度值,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加减1°K计算;根据地形和气团形态来区别地震引起的增温还是气象过程增温,排除掉地形、天气因素导致的干扰信息;由此总结出地震前兆热红外增温异常特性及其演变规律对地震三要素短临预报的关系:(1)时间:5级以上地震在震前10至20多天出现,增温面积可达10万至60万平方公里,岩石圈厚度大的地区则在震前30-120天左右出现增温现象;(2)地点:即震中位置可分两个类型,其一是未来震中及其外围,同时出现热异常,随后外围增温异常明显地不断扩展,并向震中靠近,最后两个热异常连接起来,前进方向的温度异常的边缘为未来震中,另一类型是外围增温异常,随着时间向震中附近推进,其前进方向增温区与构造带或强震带交汇部位为未来震中;(3)震级:5级左右地震增温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6级左右地震增温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7级以上地震增温面积则为60万或百多万平方公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新河;强祖基,未经余新河;强祖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007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