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液自动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97244641.9 | 申请日: | 199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121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31 |
发明(设计)人: | 秦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广才 |
主分类号: | B60K41/02 | 分类号: | B60K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性能可靠的车用自动离合器,其特征由前端盖10、外壳9、后端盖12组成外壳,中间板11将其分为相同的两工作室,移动壳3外表面上与转轴20相对位置有矩形突棱21,其两侧有回程弹簧7支撑于外壳内壁,弹簧的螺管内有限位柱22,转轴20置于外壳9的孔内,移动壳将工作室分为内外腔室,内腔中央位置有转子1,转子外沿分布着凹槽30内嵌入抛板2,抛板2的内端由位于转子1端面上凹槽内的定位圈4支撑,另一端置入滑动块36的凹槽内,滑动块36外端面与移动壳内壁吻合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离合器 | ||
【主权项】:
1、一种静液自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由前端盖(10)、外壳(9)、中间板(11)、后端盖(12)组成离合器壳,中间板(11)将其分成构造完全相同的两个工作室,两工作室之间的中间板(11)上有油孔(18)、(37)相通;每个工作室内装有外表面两侧相对分布有转轴(20)和矩形突棱(21)的移动壳(3),移动壳(3)的转轴(20)嵌入外壳(9)上的半圆槽内,另一侧矩形突棱(21)的两边各有一回程弹簧(7)将其支撑在外壳(9)的内壁上,回程弹簧(7)的螺管内有一柱形限位柱(22),移动壳(3)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并将工作室分为内腔室和外腔室,移动壳(3)的环形外表面上有一环形凹槽(23),环形凹槽(23)内有一环形滑动阀(5)与移动壳(3)呈滑动配合,环形凹槽(23)内的两壁上分布着相对的油孔(25)、(26),滑动阀(5)上分布有与环形凹槽(23)上油孔(25)、(26)相对应的油孔(32)构成油通路,滑动阀(5)的外表面上的一侧有一三角形突起(29)位于移动壳(3)外表面上的矩形突棱(21)上端面的矩形突棱凹槽(34)内,矩形突棱(21)的外端面有一径向孔(31),孔内有一与其呈滑动配合的柱形离心调节阀(6),离心调节阀(6)的一端与滑动阀(5)上的三角形突起(29)的斜面吻合构成千斤,离心调节阀(6)的另一端呈锥形,锥尖与外壳(3)上的锥窝构成千斤,在移动壳(3)的矩形突棱凹槽(34)内安装一小弹簧(8),小弹簧(8)的一端支撑在滑动阀(5)的三角形突起(29)的一面,另一端与矩形突棱凹槽(34)内面相支撑;移动壳(3)以内的中央位置有一圆形转子(1),转子的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10)、后端盖(12)、中间板(11)呈滑动配合,转子(1)的中央孔壁有花键(33),转子上面有油孔(35),转子的外沿分布着凹槽(30),槽内嵌入抛板(2),抛板(2)在凹槽(30)内呈径向滑动,抛板(2)分别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抛板的内端由位于转子(1)端面上的凹槽内的定位圈(4)支撑,外端置于滑动块(36)的凹槽内,滑动块的外表面与移动壳(3)的内壁呈滑动配合,其两端面分别与前端盖(10)、中间板(11)、后端盖(12)呈滑动配合,定位圈(4)在转子(1)端平面凹槽内呈滑动配合,移动壳(3)的下端面有两个不相通的弧形凹槽(24),凹槽内壁分布着油孔(27),油孔(27)贯通内腔中各抛板之间的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广才,未经秦广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2446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