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微掺杂漏极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9321.8 | 申请日: | 199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6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小室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3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德骏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上形成栅极。接着,在漏极结构布置区内半导体衬底表面有选择地掺入第二导电类型第一杂质来形成第一扩散层。接着,在源极结构布置区内的半导体衬底表面有选择地掺入扩散系数小于第一杂质的第二导电类型第二杂质来形成第二扩散层。然后,在栅极一侧表面形成一个侧壁。接着,用栅极和侧壁作为掩模,将浓度高于第一和第二杂质的第二导电类型第三杂质掺入半导体衬底表面。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掺杂 结构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采用LDD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场效应MOS晶体管;所述场效应MOS晶体管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的栅极;漏极区,所述漏极区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的第二导电类型第一扩散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上较所述第一扩散层更接近所述栅极的地方形成第二导电类型第二扩散层,其杂质浓度要低于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源极区,所述源极区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的第二导电类型第三扩散层,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上较所述第三扩散层更接近所述栅极的地方形成第二导电类型第四扩散层,且其杂质浓度要低于所述第三扩散层;在所述第四扩散层内的杂质扩散系数要小于所述第二扩散层中杂质的扩散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1193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改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在移动电话系统中用于呼叫处理的导航辅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