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节伞之新型中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01432.5 | 申请日: | 199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4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金松 |
主分类号: | A45B19/04 | 分类号: | A45B19/04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市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节伞之新型中棒结构,它主要是由内节管(1)、外节管(2)及一组卡位器(7)所组成,藉由弹簧(71)、塞体(72)、挡柱(73)组成的一组卡位器(7),塞设于内节管最底段内而至塞体(72)后段之挡缘(722)轮廓成抵止,该挡柱圆锥状(731)会由内节管穿孔(15)露凸出而能伸缩,内节管(1)伸设于外节管(2)内,藉内节管的长型导槽(12)与外节管的长型导槽(23)成配合以及卡位器(7)的作用,使内节管与外节管间不致于发生转动情况下,作有效的伸张固定,且在撑、缩伞的同时有滑顺之感。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节伞 新型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多节伞之新型中棒结构,它主要是由内节管(1)、外节管(2)及一组卡位器(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节管(2)沿其轴向设有一长型导槽(23),并在长型导槽(23)的顶段处设一挡接部(22),而外节管(2)顶段周缘上设有上伸出孔(21),同侧底段周缘设有下伸出孔(21′),从外节管(2)的长型导槽(23)顶段处之挡接部(22)上段制成弧度较小的长型导槽(23′),而其底段则制成弧度较大的长型导槽(23″);另一内节管(1)沿其轴向设有长型导槽(12),而内节管(1)在长型导槽(12)最底段且为纵向中心设制有适当长度的开缝(14),而往上与开缝(14)成九十度位角设有一穿孔(15);一组卡位器(7)是由一弹簧(71)、一塞体(72)及一挡柱(73)所组成,该挡柱(73)前段成圆锥状(731),而末段为小径身(732),居于固锥状(731)与小径身(732)两者之间为一挡缘(733)设计,而塞体(72)后段的挡缘(722)轮廓是与内节管(1)的最底段外围轮廓相等,而塞体(72)较长前段制成可等状塞设于内节管(1)最底段中空内之沟状(721),且在侧缘径身制设有一深孔(723),是供弹簧(71)及挡柱(73)依序嵌装入,并在塞体(72)一体制有一道短凸肋(724)可与内节管开缝(14)成嵌配合,且高度是与塞体(72)后段的挡缘(722)轮廓等齐;当整组卡位器(7)塞设于内节管(1)最底段内而至塞体(72)后段的挡缘(722)轮廓抵止时,该挡柱(73)圆锥状(731)会由内节管(1)穿孔(15)露凸出一段而具有伸缩功能,内节管(1)伸设于外节管(2)内,而藉由内节管(1)的长型导槽(12)与外节管(2)的长型导槽(23)成配合,并且该挡柱(73)自内节管(1)管内所伸突出的部分先与外节管(2)下伸出孔(21′)成卡掣定位,而当内节管(1)往上拉伸出时,直到短凸肋(724)受到外节管(2)挡接部(22)上段所制成弧度较小的长型导槽(23′)内缘成抵挡的同时,使挡柱(73)与伸出孔(21)成卡掣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金松,未经柯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2014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