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8220439.6 | 申请日: | 199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6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丛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丛江 |
主分类号: | B60Q7/00 | 分类号: | B60Q7/00;G08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入侵者丧失活动能力并进行报警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的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由于在车辆隐蔽处设有脚踏开关和在乘客座位下设有高压绝缘胶垫铜网,在驾驶员受到入侵或其他危险时,踏下脚踏开关,启动自卫报警器,在铜网与车辆外壳之间形成瞬间高压,使入侵者暂时失去活动能力并经扬声器发出报警呼救声,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遇险能进行自卫并报警、安全系数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上。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遇险 自卫 报警器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遇险自卫报警器,由置于车辆内隐蔽处的动触开关、壳体、置于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E)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脚踏开关(K)的动触点相接,静触点与脉冲振荡放大电路的电容(C5)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4脚、8脚、电阻(R4)的一端、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的首端相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7脚、电阻(R2)的一端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2脚、6脚、电容(C1)的一端相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地,5脚经电容(C2)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集成电路(IC1)的3脚、电阻(R3)的一端相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的基极(b)相接,三极管(BG)的发射极(e)接地,集电极(c)与升压器(B1)的初级线圈(L1)末端相接,升压器(B1)的次级线圈(L2)的首端分别与脉冲整形开关电路的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相接,次级线圈(L2)的末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相接,二极管(D4)、(D5)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D3)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可控硅(SCR)的阳极、电容(C4)的一端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双向二极管(VD1)的一端相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双向二极管(VD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门极相接,可控硅(SCR)的阴极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初级线圈(L3)、(L5)的首端相接,初级线圈(L3)、(L5)的末端接地,双路二次升压器(B2)、(B3)的次级线圈(L4)、(L6)的首端分别经高压导线与置于驾驶室内乘客座位下的高压绝缘胶垫铜网(DW)相接,次级线圈(L4)、(L6)的末端接地;时间振荡电路的电阻(R6)的一端与脚踏开关(K)的静触点相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IC2)的2脚、6脚、电阻(R7)的一端、电容(C6)的正极相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6)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接地,集成电路(IC2)的4脚、8脚、稳压电路的电阻(R11)的一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集成电路(IC4)的6脚分别与蓄电池(E)的正极相接,时间振荡电路的集成电路(IC2)的5脚经电容(C7)接地,3脚与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SEL1)端相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VDD)端相接,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接地,模拟报警声电路的集成电路(IC3)的(OSC1)端与(OSC2)端之间用电阻(R8)串接,(VSS)端接地,(OUT)端分别与低通滤波器的电阻(R9)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阻(R10)的一端、集成电路(IC4)的3脚相接,电阻(R10)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4)的2脚、4脚接地,集成电路(IC4)的1脚与电容(C10)的正极相接,电容(C10)的负极与集成电路(IC4)的8脚相接,集成电路(IC4)的5脚与电容(C11)的正极相接,电容(C11)的负极经扬声器(SP)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丛江,未经张丛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82204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反劫持遥控报警牌照
- 下一篇:特种高速扁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