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非织构基底上制备取向高温超导膜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07799.7 | 申请日: | 199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岳亮;王荣平;王焕华;潘少华;吕惠宾;陈正豪;崔大复;杨国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2/06 | 分类号: | H01B12/06;H01L39/24;C04B35/50;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高温超导大电流传输技术范畴。本发明采用在电场中淀积的方法,在织构或非织构金属基底上制备钇钡铜氧高温超导膜层,使高温超导膜层的取向获得明显改善,超导膜层质量明显提高,从而获得了高临界电流密度。本发明既避免了轧制基带的特殊轧制过程,又避免对缓冲层的制备环节,具有质量高、简单、方便、适于产品化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织构 基底 制备 取向 高温 超导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非织构基底上制备取向高温超导膜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淀积生长室内,真空度至少为1Pa,将放在室内的非织构基底加热到600-800℃;(2)动态通氧,通氧量为维持淀积生长室内氧压在5-100Pa之间;(3)气压和温度都稳定在所需数值后,顺序开启钇钡铜氧陶瓷旋转靶、反射式激光束扫描器、可调方波电源和脉冲激光器,开始在非织构基底上淀积钇钡铜氧膜层;其中可调方波电源的输出幅度为0-1000v,脉冲激光器的波长为200-600nm,脉冲宽度为20-40ns,激光输出为50-400mJ/pulse,垂直场的场强为2-300v/cm,平行场的场强为2-300v/cm,淀积时间为20-120分钟;(4)沉积完毕,关闭钇钡铜氧陶瓷旋转靶、反射式激光束扫描器、可调方波电源和脉冲激光器,将非织构基底温度降低到400-500℃,同时将氧压升高到1大气压,进行膜层退火5-30分钟;然后将非织构基底温度在5-60分钟内降低至室温;(5)从淀积生长室中取出在非织构基底上制备的取向高温超导膜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077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