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剂活化法铜包钢线材料浸镀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9120443.3 | 申请日: | 199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74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佑实;张林;伦宁;石元昌;方梅仙;李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04 | 分类号: | C23C2/04;C23C2/38;C23C2/30;C23C2/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庆章 |
地址: | 2500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熔剂活化法铜包钢线材热浸镀工艺及其装置,通过对钢丝表面预处理,并采用以硼砂、无水碳酸钠、NaCl、Na3AlF6、CuCl2、NaF配制的助镀剂;对铜液进行脱氧、精炼处理,并添加微量稀土、锌、锡、锆、硅等元素,利用新设计的带反向结晶器的保温电炉,可实现铜包钢线材的连续化生产。该热浸镀工艺镀层与芯体的结合力强,镀层均匀致密,具有无污染、镀层厚、流程短、生产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熔剂 活化 包钢 线材 料浸镀 工艺 | ||
【主权项】:
1.熔剂活化法铜包钢线材热浸镀工艺,包括碱洗、酸洗、水洗、助镀、烘干工艺,在铜熔化炉中分别加入脱氧剂、精炼剂和微量添加元素,其特征在于铜熔化炉的出口设有带反向结晶器的保温电炉,预处理后的钢丝经高频感应预热,自下而上垂直进入反向结晶器,引出后再通过冷却器快冷;助镀剂的组份及其重量配比为:45%~50%硼砂,6%~8%NaCl,2%~4%Na3AlF6,4%~7%CuCl2,1%~3%NaF,其余为无水碳酸钠;将助镀剂熔制成块状固体,再研磨成粉末后,配制重量百分比为4~10%的助镀剂水溶液;脱氧剂的组分占铜液总量的重量配比为:0.005%~0.01%的磷、0.003%~0.007%的锂和0.01%~0.015%的富铈稀土;精炼剂的组分重量配比为:30%~50%的苏打、25%~40%碳酸钙、其余为萤石;微量添加元素的组分占铜液总量的重量配比为:0.01%~0.02%锌、0.01%~0.015%锡、0.005%~0.01%锆、0.005%~0.01%硅、0.02%~0.03%富铈稀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204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