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取饮用水的地下水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99123951.2 | 申请日: | 199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7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慧;单均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慧;单均尧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B01D36/00;C02F1/64;C02F1/7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维玉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水过滤系统包括一个密闭容器,该容器内装有过滤基质。过滤基质由许多颗粒组成,直接在这些颗粒表面上形成一再生膜。大量的实验发现,只要控制进入密闭容器的生水中的Fe3+数量和pH值,就能达到适合于降低进入容器的水中的铁和锰的条件,甚至当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时也适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质由许多从比重为1.4至2.7的颗粒中选出的聚合颗粒组成,而且,颗粒的不均匀系数不大于2,平均直径为1.0mm至1.6mm。颗粒上形成的薄膜是氧气与从Fe2+和锰中选出的杂质产生反应的结果。薄膜最好是氢氧化铁(FeO(OH))。 | ||
搜索关键词: | 制取 饮用水 地下水 过滤器 | ||
【主权项】:
1.水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密闭容器;装在容器内的过滤基质,该过滤基质由比重为1.4至2.7,不均匀系数K(d80/d10)小于2,平均直径为1.0mm至1.6mm的颗粒组成;且在颗粒上表面生成并粘附于颗粒上的再生膜,所述再生膜是氧气与Fe2+的反应产物FeOOH,它是通过控制进入系统中的Fe2+与水源中的Fe2+的比率并将PH值控制在6.0以上而形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慧;单均尧,未经张云慧;单均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239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隔膜滤板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