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贯穿体表的经皮构件无效
申请号: | 00101564.8 | 申请日: | 200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5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永珍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贯穿 体表 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贯穿体表的经皮构件,属医学领域的人工器官配件。
目前医学界越来越多地使用人造器官和生命维持辅助配件。这些置于体内的人造器官或配件,或者由于需要供电运作,因而需要贯穿体表的导线长期留置(如人工心脏),或者由于需要流体进出机体,而需要贯穿体表的导管长期留置(如腹膜透析)。当这些导线或导管贯穿体表时,仅靠机体粘合因子封闭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间隙是不可靠的,一旦封闭被破坏,管线周围软组织就会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早期的措施是在管线进出机体的部位附加一个与管线一体化的园盘,夹在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防止管线内外串动把浅表感染变成深层感染。后来又在园盘周围开6-8个园孔,使机体组织细胞上下贯穿生长,加固经皮构件与组织之间的连接。近期的经皮构件将表面制成凸凹或微细洞穴,或将织物等多孔材料贴附于经皮构件表面,力图增加皮肤与经皮构件之间的结合力。上述措施依然不能彻底解决经皮构件与机体组织之间生物物理结合问题,不能应付生命正常活动产生的外力破坏。一旦皮肤与经皮构件之间的粘合被破坏,皮肤会沿伤面下行生长,形成无法重新粘合的楔状缝隙,进而引起细菌感染,经皮构件脱落。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构件存在的不足而设计出一种安全贯穿体表的经皮构件,该经皮构件是在功能体的组织结合面上加毫米级网状结合体和透环结合体,网眼与透环同愈合后贯穿其间的健康组织细胞互相网套锁扣,在功能体与皮肤之间产生牢固的生物物理结合层,与生物粘合因子互助,抗击外力破坏,阻断皮肤下行生长,防止细菌感染及经皮构件脱落。
本发明目的由下列措施来实现:本发明由功能体与结合体组成,功能体结构随医疗目的不同而不同,或为管线贯穿其中,或为扦头扦座嵌于期间,或为医疗器物容器,或为光线透明体,功能体由各种硬性或半硬性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结合体为毫米级网状物及毫米级透环群,网状结合体的网眼边长或直径范围为0.1~3毫米,固定于功能体周围成盘翼状,由各种硬性、半硬性或软性但无伸缩弹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透环结合体的群环垂立分布于网状结合体下方之功能体外周面上,其透环直径及环之间的距离范围均为0.1~3毫米,透环结合体由硬性或半硬性生物相容性材料制作。根据医疗目的不同,透环结合体可由半硬性材料制作的立钩(群)结合体代替。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不仅彻底地解决了体表软组织与经皮构件之间的生物物理结合问题,也同样适用于某些体内软组织与人工构件之间的结合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安全贯穿体表的经皮构件四分之一的角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手术就位横切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与皮肤及皮下组织愈合后横切侧视图。
图4为皮肤缝线示意图。
由附图1-4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功能体(1),网状结合体(2)及透环结合体(3)。其中功能体(1)的结构随医疗目的而定,或为管线贯穿其中,或为扦头扦座嵌于其间,或为医疗器物容器,或为光线透明体。功能体(1)为医疗承物,由硬性或半硬性生物相容材料制成。网状结合体(2)固定于功能体(1)周围成盘翼状,其网眼边长或直径为1毫米,由硬性、半硬性或无伸缩弹性的软性生物相容材料制作,透环结合体(3)的群环垂立分布于网状结合体下方之功能体(1)外周面上,透环直径及环间距离均为1毫米,由硬性或半硬性生物相容材料制作。手术中,依功能体(1)表面形状尺寸的60-70%去掉局部皮肤,按功能体(1)卧进组织的深度去掉脂肪,形成功能体床,分离皮肤与皮下组织,然后将经皮构件置入功能体组织床,将网状结合体(2)平铺于皮肤(5)与皮下组织(4)之间,将皮肤边缘(7)、网状结合体(2)的网根部位及皮下组织的填角(6)一同由缝线(8)缝合,于缝线(8)外围另做荷包状保护缝线(9),确保在愈合期间皮肤(5)与功能体(1)紧密贴合。组织愈合后(手术后约10-12天),去掉缝线(8)和(9),皮肤(5)及皮下组织与经皮构件形成可靠的生物物理结合。
毫米级网眼或透环,大到足够让健康的细胞和毛细血管穿行其间,保证生物物理结合层内组织细胞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产物的及时排除,小到足够保护机体内自然粘合因子所形成的密封功能不受外力破坏。
当用于需要预期手术剥离的情况下(例如腹膜透析),可由半硬性材料制成的立钩结合体代替透环结合体(3)。
根据医疗需要,网状结合体(2)与透环结合体(3)可联合与功能体(1)组成经皮构件,也可分别单独与功能体(1)组成经皮构件。
本发明也可用于:①电力体内输入。②肌电神经电等生物信息信号引出。③种植牙牙体与周围软组织的结合。④人工角膜。⑤残肢人工骨体外延长。⑥微型监测或治疗仪表体表嵌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永珍,未经于永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1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控电动摇椅
- 下一篇:有利于形成膜流态下流水的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