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0101565.6 | 申请日: | 200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7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建盟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利用永久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机械转动的动力装置。
目前,人类使用的电动机是主要以通电电磁铁线圈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机械转动的,这样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天然能源和人力,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和污染越来越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动机,以永久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主,外加电能为辅,来实现机械转动。这样不仅减轻了对天然能源的依赖,而且对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起了积极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数个小磁轮做定子,围绕圆形机壳内侧均匀排布,并限定小磁轮只能绕自轴心单向转动(用安装在机壳上的弹性阻转片和小磁轮上特制的单向转动卡槽或卡头来实现),再在每个小磁轮上安装非磁性材料制作的圆形齿盘。在机壳中部放永久磁铁转子,并在转子两极头上安装固定在转子上的非磁性材料制做的扇形齿条。这样在磁力作用下,转子一面小磁轮同为N极朝向,另一面同为S极朝向,对中部转子施加了一个较大的转动力,在此转动力作用下,转子又利用齿条和小磁轮上的齿盘的啮合带动两端的两个小磁轮旋转,从与转子相吸转成相斥,以此连续下去。总之是转子在两边小磁轮大场力作用下,转动过程中又不断带动两极头处的两个小磁轮旋转,来维持转动磁场,保持转子的连续转动。这就是磁动机连续转动的基本原理。
但在这种情况下转子转动,所受的阻力也是很大的。为了减小这个阻力,在周圈小磁轮外部,对应每个小磁轮各安装了一个相同的电磁线圈。在转子带动两个小齿轮转动时,给对应的两个电磁线圈通电,即对这两个小磁轮施加排斥力,这样可大大减轻转子转动时所受阻力,提高转子的转速和有效功率,这就实现了在外加电力辅助的前提下,以本身永久磁场磁力相互作用来实现机械转动的目的。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转动原理。
实施例3是把转子上的扇形齿条和小磁轮上的齿盘去掉,在转子两侧中性轴处给1个或几个小磁轮所对应的电磁线圈通电,使这几个小磁轮旋转(因为这里的小磁轮受转子力较小,并且需旋转的角度也小)至与转子相排斥,推动转子转动。这也就起到主要依靠小磁轮和转子之间作用力,在通电磁场辅助下,提高有效输出功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磁动机第1个实施例主要构造图。
图2是第1个实施例的横向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磁动机第2个实施例主要构造图。
图4是第2个实施例的横向剖面构造图。
图5、图6是第3个实施例主要构造图。
第1和第2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1实施例加了外加线圈和接线盒,第2实施例没有外加线圈和接线盒,其它均相同。第3实施例是把转子两极处的扇形齿条和小磁轮齿盘去掉,其它构造和实施例1、2相同。
在图1和图3中:
1.永久磁铁转子 2.转子轴 3.扇形齿条 4.小永久磁铁轮 5.小磁铁轮转轴 6.小磁轮齿盘 7.弹性阻转片 8.小磁轮单向转动卡槽或卡头9.电磁线圈(实施例2没有)10.机壳 11.机座 12.接线盒(实施例2没有)
在图5中:
1.永久磁铁转子 2.转子轴 3.小永久磁铁轮 4.小磁铁转轴 5.小磁轮单向转动卡槽或卡头 6.弹性阻转片 7.电磁线圈 8.机壳 9.接线盒10.机座
参图说明:在第1和第2实施例图1和图3中,中部转子(1)两边的小磁轮(4)的单向卡槽或卡头(8)均被卡片(7)顶住了,不能顺时针转动,处于静止状态。左边小磁轮均N极朝向转子,右边小齿轮均S极朝向转子,同对转子施加了一个顺时针旋转力。而转子又通过扇形齿条(3)和小磁轮齿盘(6)的啮合,再加上实施例1中的电磁线圈(10)对上下两个小磁轮施加的排斥力,这样随着转子转动也带动上下两个小磁轮旋转半周,从与转子相吸转至相斥,推动转子继续向下转动。总之,就是在磁场主场力作用下转子转动,而转子转动过程中又不断转动两头小磁轮,维持了两边主磁场力,也就保持了转子连续旋转。这就是磁动机转子连续转动的基本原理。本发明的接电原理与三相交流电机原理相同,区别是在运转过程中始终只有两个电磁线圈通电,另外转子和扇形齿条的夹角α(0≤α或α<0)由试制时的受力情况来决定。
在实施例3图5中,给转子(1)两侧中性线处的4个小磁轮(3)对应的电磁线圈(7)通电,使小磁轮与转子相吸引转至相排斥,推动转子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建盟,未经裴建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1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金属防锈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复合除霉防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