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流态化、后层状燃烧的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02432.9 | 申请日: | 200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264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发明(设计)人: | 许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绍良 |
主分类号: | F23C10/02 | 分类号: | F23C10/02;F23H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流态化 层状 燃烧 混合 装置 | ||
1.一种前流态化、后层状燃烧的混合装置,其基本特征在于该燃烧装置中的第一种燃烧方式是具有沸腾床和煤粉炉结构的流态化燃烧,第二种燃烧方式是具有活动炉排结构的层状燃烧两种不同的方式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可以将这两种燃烧方式统一设计到一个系统中,也可以分别设计或利用现有装置改造成两个子系统,联合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不论将两种燃烧方式统一设计到一个系统中,还是设计或改造现有设备成两个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装置的燃料利用是串联的。
4.根据权利要求1、2、3,其特征是利用第一种燃烧方式所排出的具有一定数量显热和化学能的灼热残渣及时供给到活动炉排的合适位置是改善第二种燃烧方式着火条件及燃烧状态并使活动炉排对煤质燃料的适用范围扩大、燃烬效果良好、热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及时供给到活动炉排的合适位置,其特征是当两种燃烧方式在一个系统中时,经过流态化燃烧的粗颗粒灼热残渣,在溢出后就直接供给到尚没有补入新燃料的活动炉排上,随着炉排向前移动,活动炉排燃烧所需要的新燃料通过自身的供给系统均布在其上;当两种燃烧方式为两个子系统时,流化燃烧溢出的灼热残渣,应当在绝热的条件下,输送到尚没有补入新燃料的活动炉排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3、4、5,其特征是第二种燃烧方式的燃料供给仓可以置于炉内并处于高温烟气包围之中;也可以置于炉外。
7.根据权利要求6,当燃料仓处于炉内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使燃料分布到炉排上之后再猛烈燃烧的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说的适当措施,其特征是燃料仓除出料口外,其它面都不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并且配合隔热措施使所储燃料在仓内不发生燃烧。
9.根据权利要求6、7、8,其特征是将燃料供给仓置于炉内并且通过隔热措施,使燃料在分布到炉排上之后,就具备燃烧的条件,这一方案可以单独应用到现在所使用的活动炉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绍良,未经许绍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4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桑叶野乌麦的降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板式导槽高效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