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助催化剂配方及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02797.2 | 申请日: | 200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雷士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士文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催化剂 配方 工艺 | ||
技术领域 精细化工配方及工艺
背景技术 燃煤助催化剂不同于一般的以碱金属盐、强氧化剂为主的的助燃剂,不同于以石灰石、石灰、氧化镁等为主的固硫剂和除渣剂,也不同于以沸石、分子筛等为主的催化剂;燃煤助剂本身并非助燃剂、固硫剂、除渣剂、催化剂。有关文献:毛健雄等,煤的清洁燃烧,P132-P299,科学出版社,1998,ISBN7-03-006199-3;岑可法等,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与计算,P333-P361,科学出版社,1994;近年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1155575、1169462、1167138、1165179、1148617、1127776、1163925等。
技术方案 燃煤助催化剂是向燃烧体系中加入的少量特定物质,可激活煤中硅铝酸盐的活性、抑制煤中矾、镍等物质的活性,使煤燃烧时脱氢反应受到控制而朝碳链裂解的方向进行,减少低熔点共融物的形成,促进沉积物表面由玻璃体型向结晶体型转化,使硫分尽可能与煤中金属元素形成硫酸盐而不进入烟气,使燃烧中的氮化物形成N2不是NOX,从而达到利用煤中物质控制煤燃烧的以煤治煤效果。
实现方式
1.配方:燃煤助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联氨〔N2H4〕、活性锑〔(CO2H)3Sb〕、稠环芳基过渡金属磺酸盐〔ArnSO3M〕及PO聚醚的5%水溶液。它们在煤中的添加比例分别为100-200ppm、30-50ppm、20-30ppm和1%。
2.工艺:(参见下页流程图)
有益效果 通过微量物质对煤中灰分物质的作用达到对煤燃烧的间接控制,用较小的代价取得治理燃煤产生的结渣、排污、低效等问题的良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士文,未经雷士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车省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在磁盘操作系统作业系统环境中辨识文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