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摧毁航空母舰分离结构布局无效
申请号: | 00103430.8 | 申请日: | 200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和 |
主分类号: | B63G11/00 | 分类号: | B63G11/0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摧毁 航空母舰 分离 结构 布局 | ||
本发明属于军事装备系统,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抗摧毁性能的航空母舰分离结构布局。
大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90%的战争,尤其涉及海战,都有着航空母舰的身影,但是,当今世界只有10个国家共拥有26艘航空母舰,中国有300万平方海里海洋国土的有效控制和管辖,对航空母舰存在着必然的需求,虽然目前尚无制造及拥有能力,但未来防护性的战略需求将促使国家要涉足并掌握这一具有尖端科技的领域,依本人数十年的海军生涯及历次战事磨难,深知各类舰艇的内外结构及其维修要领,收集比较过各次海战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及被摧毁因素,遂产生克服现有航空母舰重大缺陷,重新设计一种新型的抗摧毁的航空母舰之意念。为了阐明本人在以下设计中的合理性,需要简单介绍一下现有航空母舰的基本规模与现状,以便了解其性能。较早期的规模较小的英国无敌号航空母舰,其甲板的飞行长度167.8米,宽18.5米,一只航空母舰能容纳9架飞机,12架直升机,航速为30海里/小时,随着军事科学的进展,更具有现代化的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舰艇从1968到1988年问世,其后共建造8艘,它能装备20架F-1-14战斗机,20架F/A-18战斗攻击机,20架A-6攻击机,10架S-3A/B反潜直升机,5架EA-6B电子战飞机,5架F-20预警机,6架SH-3H反潜直升机,飞行甲板长332.9米,全舰拥有9个舰载机中队,86架各类型飞机,人员编制为高级军官161人,士兵3040人,舰载航空兵2480人,共计5681人,该航空母舰的油料装载量为1万吨,航空弹药3000吨,舰载机连队可控制2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空域,每天出动200架飞机执行作战任务,介绍上述现状背景,是要树立起认识航空母舰是何等庞大规模的军事装备,在战争中要想摧毁如此庞然大物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以往的航母结构却给自身埋藏着毁灭性的缺陷,那就是在甲板下的舰舱内部安放着燃油存贮库、弹药库,以及用于驱动的高温高热蒸气轮机,这三大部分足以成为使舰艇造成致命性摧毁的间接因素,因为任何杀伤力大的炸弹无法炸毁航空母舰本身,却能在击中上述三者之一时,引起燃料库或弹药库、蒸气锅炉三者之一任何一项爆炸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最大的损失并不是航空母舰本身,而是数十架待命战斗的飞机在爆炸中摧毁和无隙不入的高热蒸气将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官兵们烫死。
为了防止这种惨重的牺牲就想到将燃油库取消,将弹药库移走,将动力沸腾蒸气轮机替换为向后低温高压水喷,这当然没有利用核反应堆提供核动力驱动舰艇更先进,但从经济可行角度而言,具有现实性。又者现代高速之飞机及较大飞行半径,对航舰之速度要求已不被重视。
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往所制的航空母舰,将燃油存贮库、弹药库、高温高热蒸汽轮机都同时安装在航空母舰仓内,以致缺乏抗摧毁能力等缺陷,重新设计一种分离式航母结构布局,其本身由四个舱组成,在一个主舰艇旁分布着相连接的四个分舰及替换副舰。
本发明是依靠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抗摧毁航空母舰分离结构布局,包括一艘主舰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只同步行驶的分舰艇及尾随在后的备份副舰艇,航空母舰主体分成双船身及四个独立机舱;将常规的航空母舰上必备的弹药库移至旁行的分舰艇中,分舰与主体舰相距百米,主、分舰之间有电缆线相连;将母舰上原有的高温沸腾蒸汽轮机部分替换成向后的低温高压水喷装置以驱动舰艇前行;分舰艇作为主舰的发电船依靠传输电缆向主舰供电;当主舰受损时,尾随在主舰后方的备份副舰艇可以通过钢丝缆绞盘将舰身紧系在主舰的连接孔板12上,并以电焊接合。
本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能导致主舰爆炸以及烫伤士兵的危险因素都已从主舰上消失,主舰分成四个机舱,可以独立迅速进行修复、更换,主舰靠高压水喷的反作用力前进,所需弹药及电力资源全集中在分舰艇上,而且一旦航母主体受损,尾随的副舰可随时弥补上去备用,既经济又不延误战机。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航空母舰甲板下的双船身及四个独立机舱示意图;
图2为航空母舰甲板及舰身空间关系图;
图3为航空母舰的分舰艇作为发电船的示意图;
图4为航空母舰的分舰艇布局俯视图;
图5当航空母舰遇歼击后与尾随副舰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在航行中主舰、分舰、副舰位置关系图。
其中,航空母舰甲板下双船身后部机舱为1,它与前部机舱2铆接在一起,左、右舰身共有四个机舱,后机舱尾端预留的结合空间为7,可供需要时副舰体的头部插入,主舰艇侧边安排有入水口3,水进入舱内通过水泵5将水压提升并存储在高压水柜4中备用,经出水口6将水柜中的高压水喷出产生巨大的反推力使舰艇前进,航母的上甲板为8,其上安排有直升飞机场及升降梯9,贯穿甲板长度设置有长长的飞机跑道10,甲板下的夹层处为存放飞机的仓库11,航空母舰尾端设置有连接孔板12,它可以通过钢索与副舰19紧紧连接,可以随时将损坏的机舱更换及修复,行进在主舰两边的四只分艇又称为主艇的发电船13,其内部设置有原动机及发电机14,该船通过供电用的电缆15将电力资源输送到主舰艇上,发电船的驾驶台16设置在本船甲板顶部,甲板上还设置有金属的容器17,存放飞机燃油及飞弹、炸弹;由于四只发电船都同时设有装置17,即便一只被损,另外船只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其各容器17赖直升机及电磁吊杆将容器吸上航舰甲板待飞的飞机旁。该船前方还设有中、短距飞弹的位置18,副舰19通过钢丝缆绞盘20将舰身紧系在主舰的连接板12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和,未经刘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3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