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水治理的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00104238.6 | 申请日: | 200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27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松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152;12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水 治理 新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废水治理的新技术。它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造纸废水的污染一直是我国水域环境主要污染源之一,而造纸废水中的微纤又是其主要的污染因素。而本工艺(技术)可将造纸废水中的可用再造纸的纤维,特别是造纸污泥中的0.2μm-0.2mm之间的微纤都可以得到回收,同时治理废水又可达零排放。从而达到治污和企业的经济收入双重效益。
在现有的技术中目前国内回收纸机白水(废水)一般是采用如下方法:废水经过滤、分离回收长、短纤,它可回收部分或全部回用。而微纤难以回收,同时治理后排放水无法免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使废水的治理达到零排放,又能在造纸废水中回收微纤,它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将造纸废水经沉砂,在纤维回收机中回收长、短纤维后,并在污泥中进一步回收0.2μm-0.2mm以上的微纤,可得到95%的回收率。经一级气浮后的80%水量回用,经二级气浮达标(I级)的20%水量再经灭藻、杀菌后用于生产或冷却用循环水系统,从而达到零排放目的。
本发明工艺流程如“工艺流程示意图”所示,来自纸机废水先经沉砂池(1),沉降去除泥砂杂质后,经有格栅的集水池(2)去除杂物后,由泵输送到纤维回收装置(3),回收其中长短纤维,回制1-2等好纸。回收长短纤维的同时降低了废水中的CODcr,以减轻了后工序的加药量。经纤维回收装置后水进入调节池(4),由泵并加絮凝剂中奇12#、1#输送至一级气絮凝气浮池(5)。在一级气浮池后,CODcr的含量削减至25%-35%,池面上的浮渣实为微纤,它由污泥泵送入微纤回收装置(6),并在其后微纤再造纸系统(7)中加中奇1#后可与新浆按比例回制3等纸。从一级气浮池来的水在中间池(8)中,有80%水回用,另20%的水加中奇12#、1#絮凝剂,经二级气浮池(9)后水可达一级排放标准(CODcr<100mg/l),流入集水池(10)中,再经除藻、灭菌装置(11)处理后,用于生产系统12,从而实现了造纸废水的微纤回收及其治理零排放目的。工艺流程如图
实施例1:某纸业公司以废纸为主要原料,年造黄板纸40000吨,日排放废水量10000吨,废水处理工程中每天产生300吨气浮污泥,含固率3.5%,若采用本发明,每天可回收微纤10.5吨,则每年可回收纸浆3000吨(价值600-800元/吨浆)。除了8000吨/天水量回用于造纸车间外,另外2000吨的水经杀菌,除藻后可用于生产系统。从而达到废水治理的零排放,以及为企业增加300万元/年的双重效益。
实施例2:某造纸厂,以废纸为原料,造箱板纸,日排放造纸废水8000吨,废水中含有长、短纤维和微纤。若采用本发明,除了回收长短纤维外,每年还可回收微纤2500吨,用于制瓦楞纸,同时废水治理可达零排放,全年可为该厂增收约240万元。
本发明有以下明显的优点:3.本发明采用“WW型造纸微纤回收装置”,可使用得95%以上的 微纤得到回收用于再造纸上,在治污的同时,可为造纸企业取 得可观的经济效益。4.本发明采用“除藻、灭菌装置”,使占总废水量20%的排放水得 以利用。达到零排放的目的,同样也具有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 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松,未经陈启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4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碱蒸发结晶制纯碱不停车洗罐技术
- 下一篇:复方草珊瑚口腔喷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