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姊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技术检测有害物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5590.9 | 申请日: | 200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1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0 |
发明(设计)人: | 仪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慧兰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30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姊妹 染色 单体 区分 着色 技术 检测 有害物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环境有害物质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姊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技术检测有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体内或环境中常有许多有害物质,如何检测出有害物质是人们长时期以来探索的课题,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微核试验和Ame8实验,但存在试验灵敏度低或工序复杂、成本费用大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灵敏、高效、简便和经济的应用姊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技术检测有害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用Brdu(5-溴脱氧尿苷)对染色体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加入被检测物质进行培养后制片,再用紫外线照射后染色,随后通过镜检,看染色体的姊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或交换频率的高低,来确定被检测物质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检测方法的原理: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化学诱变剂或致癌剂等有害物质能导致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简称SCE),且具有超敏感性,而姊妹染色单体区分着色技术(简称SCD)在DNA复制时可对染色体DNA分子进行标记,当用SCD技术标记染色体DNA分子后,再加入被测试物质,如果被测试物质中含有化学诱变剂或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则SCE对其具有超敏感性,通过镜检就可发现SCE是否产生,从而检测出有害物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灵敏、高效,在受害早期即可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2、方法简便、经济,尤其是植物细胞SCE实验,无需无菌操作和无菌细胞培养,使整个试验检测过程非常简便、经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利用SCD技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SCE实验,测定有害物质。
制淋巴细胞培养液RPMI1640→接入鲜血→37℃培养24h→用BrdU(5-溴脱氧尿苷)标记DNA分子,37℃暗培养24h→。
加受检物→暗培养37℃24h→加秋水仙碱0.25-0.5ug/ml37℃3h→离心收集细胞→沉淀悬浮低渗KCL0.075M37℃30min→预固定→离心收集细胞→固定细胞20min→再次离心固定→滴片→风干→UV辐照20min→Giemsa染色9min→水冲洗→风干→镜检→确定受检物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实施例2:利用SCD技术对植物细胞进行SCE实验,测定有害物质。
种子25℃吸胀3h→25℃萌发24h→BrdU(5×10-5MoL)标记DNA分子,暗培养1个细胞周期,为BrdU掺入DNA分子,需同时加氟尿嘧啶和尿嘧啶核苷(10-8mol/L和10-6mol/L)水冲洗→加入受检物继续暗培养1个细胞周期(蚕豆为12小时),同时加胸苷10-2ml/l,尿苷10-4mol/L→水冲洗→低温阻断中期(0℃)→固定24小时→切取根尖,酶解(纤维素酶+果胶酶)→水冲洗→制细胞悬液滴片→风干→UV辐照20分钟→10%Giemsa染色8-10分钟→水冲洗→风干→镜检→确定受检物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慧兰,未经仪慧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5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