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生物菌肥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0106372.3 | 申请日: | 200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7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富;张兰英;安胜姬;赵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12N1/00;C12P3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菌肥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制备菌肥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多种菌种且可用于制备生物菌肥的复合菌剂及其混合培养的制备方法。
国外在生物肥料的研制和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如美国的固氮菌、日本的BOM菌、韩国的乐土菌等在我国也有应用。但价格较高,功能单一,液态施用不方便,推广受到限制。我国在这一方面应该说起步并不算晚。五六十年代就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起到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但由于许多地方不具备条件,科技落后,质量没有保证。进入80年代末期,生物菌肥又在我国兴起,据文献报道(孙义,1990有机肥料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自然科学年鉴2,31-39)主要有北京大学的增产菌、河北的钾细菌、北京的肥力高、航天工业部的天神901等,但其中多数为单一菌种,功能单一,有的效果不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多种菌种的可用于制备生物菌肥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制备生物菌肥的复合菌剂中含有如下菌种(单位体积内菌数比):
纤维素分解菌(10-30%)、淀粉分解菌(10-30%)、地衣芽孢杆菌(10-30%)、酵母菌(10-30%)、固氮菌(10-20%)、P细菌(10-30%)、K细菌(10-20%)、苏云金杆菌(10-30%)。
菌种的培养:
1、斜面种子培养:八种菌分别接斜面,培养24-36小时,然后各加入到无
菌水中(试管),振荡30分钟,待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使每只试
管中各种菌的菌数均为108个/ml(如不足,则一方面可以加大接菌量,
另一方面可以加长培养时间),得菌悬液;
2、一级种子培养:八种菌各取1ml的菌悬液分别放入八只250ml三角瓶中,
每只三角瓶内分别放入培养液,其中P细菌、K细菌、淀粉分解菌、苏
云金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用2号培养基(用蒸馏水配成培养液,下同),
固氮菌用3号培养基,酵母菌用13号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用36号培
养基,摇床(180转/分钟)30℃培养36-72小时,用血球计数法计数,
每种菌剂中菌数含量达108个/ml,按如上菌数比将八种菌剂混合;
3、二级种子培养:取混合后的菌剂放入500ml三角瓶中,接菌量为10%,
培养基选用蛋白胨5-15克/100ml、NaCl 2-8克/100ml、牛肉膏1-5克
/100ml、MgSO4·7H2O 5-15克/100ml、FeSO4·7H2O 0.01-0.05克/100ml、
K2HPO4 0.5-3克/100ml、Na2HPO4 0.1-1克/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0.5-5
克/100ml、CaCl2 0.05-0.5克/100ml、蔗糖2-8克/100ml、(NH4)2SO4 0.5-3
克/100ml混合,其余为蒸馏水,摇床(转数180转/分钟)30℃培养36-72
小时,pH值为7.0-7.5,血球计数法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法进行对照,
使菌数达3-8×109个/ml,即得复合菌剂;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生物菌剂加入辅料则可制成生物菌肥,以下进行详细的叙述。
A、应用于土壤中有机质丰富的生物菌肥的制备:将复合菌剂(5-10%)、膨润土(20-36%)、沸石粉(20-40%)、蛭石粉(15-40%)混合,搅拌,抽样检测(平板计数法)使生物菌肥中含有效活菌数为2-3亿个/克,包装、封袋,即得生物菌肥。
菌剂的质量(平板计数法):孔径为2.5-4.5mm,每克含有效活(复合)菌数为2-3亿个,杂菌数≤10%,含水量20-35%,pH值6.0-7.2,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227-94。
复合生物菌肥的肥效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底加速发泡定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电池自动检测和自动分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