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记录装置和磁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106879.2 | 申请日: | 200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喜喜津哲;市原胜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11B11/105 | 分类号: | G11B11/105;G11B5/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磁记录装置,包括:
磁记录介质(10),其具有在衬底(11)上形成的记录层(13),所述记录层(13)由磁微粒和在磁微粒间形成的非磁性材料组成;
加热单元,用来加热记录层(13);以及
磁记录单元(30),用来把磁场施加到记录层(13)上;
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磁记录介质(10)、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磁记录单元(30)构成为满足下面的关系:
T/RKu(T)<11200/(ln(t)+20.72)
其中,Ku(T)是记录层(13)在温度T时的磁各向异性能量密度,并且Ku(Ta)是记录层在环境温度下的磁各向异性能量密度,RKu(T)表示比值Ku(T)/Ku(Ta),而t表示在完成磁场施加后所经过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层(13)的矫顽力在环境温度下是4kOe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13)由Co基合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层(13)由稀土过渡金属合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是激光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记录单元(30)是磁记录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磁记录单元(30)是整体提供的。
8.一种用于磁记录介质(10)的磁记录方法,其中磁记录介质(10)包括在衬底(11)上形成的记录层(13),并且记录层(13)由磁微粒和在磁微粒间形成的非磁性材料组成,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加热所述记录层(13);以及
把磁场施加到所述记录层(13),由此来执行记录;
其特征在于,这些步骤满足下面的关系:
T/RKu(T)<11200/(ln(t)+20.72)
其中,Ku(T)是记录层(13)在温度T时的磁各向异性能量密度,而Ku(Ta)是记录层在环境温度下的磁各向异性能量密度,RKu(T)表示比值Ku(T)/Ku(Ta),而t表示在完成磁场施加后所经过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层(13)的矫顽力在环境温度下是4kOe或更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所述加热步骤,使得记录层(13)在最高温度Tmax下的RKu(Tmax)变成0.01或更小;且
执行所述记录步骤,使得记录操作在记录层(13)达到最高温度后的1ns到50ns之内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所述加热步骤,使得记录层(13)的RKu(T)在记录层(13)达到最高温度之前变为0,且
执行所述记录步骤,使得记录操作在记录层(13)达到最高温度后的20ns到100ns之内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是激光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激光器发射到记录层(13)上的激光束的功率和所述记录介质(10)的旋转速度是可调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脉冲激光束照射所述记录层(13),该脉冲激光束具有可调节的脉冲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8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体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晶片和对晶片进行倒角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