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场顺序式彩色液晶显示器件在审
申请号: | 00107147.5 | 申请日: | 2000-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32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邱行中;黎涤萍;尹绍刚;邱励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励楠 |
主分类号: | G02F1/136 | 分类号: | G02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序 彩色 液晶显示 器件 | ||
本发明是关于场顺序式彩色液晶显示器件。
液晶显示器件(LCD)作为最重要的平板显示器件,发展迅速,用途日益广泛。LCD具有重量轻、外形薄、功耗小、电压低、IC驱动容易、图像稳定、无闪烁、无辐射和寿命长等特点。采用有彩色滤光膜(CF)的彩色无源液晶显示器件(PMLCD),可实现彩色显示。采用有CF的彩色有源液晶显示器件(AMLCD)和增加矩阵结构精细度,可获得亮度高、对比度好、分辨率高和色纯好的彩色显示。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已成为最重要的彩色AMLCD。彩色TFT-LCD已大量用于笔记本电脑、投影显示装置中,并已逐渐用于台式电脑用监视器、微显示器件中。但是由于采用CF和TFT,使彩色TFT-LCD制造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导致成品率下降,成本大幅上升,亮度显著降低,分辨率继续提高受到限制,其性能受到了较大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彩色TFT-LCD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者提出一种结构不同的彩色TFT-LCD,用N组子背光源替换一个平面状的背光源,每组子背光源由红、绿、蓝色各一个子背光源或某基色及其补色各一个子背光源组成。单色子背光源由单色发光元件及其相应的共用子导光系统组成。通过红、绿、蓝色子背光源或某基色及其补色子背光源顺序发光和红、绿、蓝信号对液晶显示屏中像素的调制作用进行场顺序式全色显示,可实现这一目的。
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进行彩色显示,彩色LCD一般都采用CF,背光源为具有红、绿、蓝色发射光谱的白色光源,白色光源包括荧光灯(冷阴极荧光灯,即CCFL)、LED和EL等。当使用CCFL、LED作背光源时,对于直下式照明方式,只需在光源前方放置一块漫射板,就可构成平面状背光源,保证照明均匀性。而对于侧光式照明方式,另外需要增加一块导光板,其下面再放置一块反射板。当使用EL作背光源时,则采用直下式照明方式,因EL是均匀发光的平面光源,可将它直接放置在液晶显示屏后面,不需要漫射板。在液晶屏内有大量具有光闸作用的液晶单元,每个液晶单元上有一个CF,它们组成一个子像素。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当显示某一基色时,与该基色CF对应的液晶单元开通为亮态,而与另外两个基色CF对应的液晶单元为暗态。如果三个液晶单元都开通,但是开断时间不同时,就可显示各种颜色。TFT-LCD可显著提高对比度,降低响应时间。TFT-LCD显示屏制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在一块玻璃基板上形成互相绝缘的行电极和列电极,再在其交点上采用薄膜技术和光刻技术制作TFT。TFT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引线,连接到行电极、列电极和显示单元。在另一块玻璃基板上形成为所有显示单元共用的公共电极,与显示单元相对应,形成红、绿、蓝三类CF,液晶材料注入两块玻璃基板之间,构成液晶盒。在两块玻璃基板外侧各有一片中性偏振片。当液晶盒处于“off”状态时,它可使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从液晶盒中出射时旋转90°。而当液晶盒处于“on”状态时,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通过液晶盒而不受影响。通过改变液晶盒工作状态和采用红、绿、蓝CF,就能进行彩色显示。由于彩色TFT-LCD制造过程十分复杂,在玻璃基板上需要形成与红、绿、蓝子像素总数相等和结构精细的TFT,因此成品率低,随着像素增加,成品率还将下降,继续提高分辨率将更困难。另外CF透过率一般小于30%,开口率一般40-60%,加上偏振片等影响,TFT-LCD的光利用率一般仅5%左右甚至更小,因此亮度较低。
根据本发明,如果将彩色TFT-LCD中一个平面状的背光源替换成N组子背光源,每组子背光源由红、绿、蓝各一个子背光源组成,红、绿、蓝子背光源分别由红、绿、蓝发光元件及其相应的共用子导光系统组成,则通过红、绿、蓝子背光源顺序发光和红、绿、蓝信号对液晶显示屏中像素的调制作用,可进行场顺序式全色显示。通常采用N组子条形背光源(有时仍简称子背光源),每组子条形背光源由红、绿、蓝各一个子条形背光源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励楠,未经邱励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双层燃烧室聚热高效热水器
- 下一篇:颈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