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炎及胃粘膜癌前病变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00107280.3 | 申请日: | 200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光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炎 粘膜 病变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炎及胃粘膜癌前病变的药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根据中医中药辩证施治的原则提供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及其胃粘膜癌前病变的中药组方和制剂,又名为“胃康复”。
目前,胃病是临床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见症状是上腹部、胃脘部疼痛,胃胀气,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泛酸,口苦,纳差,乏力,厌食等,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当前国内常用的治胃病的中医药品多采用一方一药的治疗方法,如由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等组成的“三九胃泰”,如由紫苏梗、陈皮、香附、佛手等组成的“胃苏冲剂”等。但是由于它们均无中西医证病结合治疗范围,也不重视辩证施治的原则,因而对不同种类的慢性胃炎或相同种类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难于取得相似的满意疗效。
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研究,针对慢性胃炎的疾病特征进行分析,即临床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及其胃粘膜组织细胞的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中医脾虚证类型。无论哪种治胃的药物,只能对某种胃病的某类型某个阶段有效,不可能对所有类型所有阶段都有相同的疗效。且采用中西医结合原则,因证而组方,辩证施治,兼顾到疾病过程中整体、局部和时相的特点,即针对不同种类的慢性胃炎或相同种类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对证组方,分别配制成本发明I号、II号、III号和IV号的药物,以助于治愈临床症状,提高防治癌前病变的疗效。
本发明的I号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脾气虚证慢性胃炎,称其为胃康复I号;本发明的II号药物,是在I号药物的组方上加高良姜和吴茱萸,即得用于治疗脾阳虚证慢性胃炎,称其为胃康复II号;本发明的III号药物,是在I号组方上,加元参和麦冬,即得用于治疗脾阴虚证慢性胃炎,称其为胃康复III号;本发明的IV号药物,是在I号药物组方上,加沉香和陈皮,即得用于治疗脾虚气滞证慢性胃炎,称其为胃康复IV号。
本发明的药物,它不仅能够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而且能够逆转胃粘膜组织学改变,使之正常化,且疗效更为显著,也更有科学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慢性胃炎或相同种类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对证组方,分别配制的一种治疗胃炎及胃粘膜癌前病变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纯中草药材黄芪、白术、甘草、茯苓、白芍、柴胡、元胡、莪术、厚朴、黄连配制成I号组方,加高良姜和吴茱萸配制成II号组方,加元参和麦冬配制成III号组方,加沉香和陈皮配制成IV号组方,经商购、称重、水溶性提取、乙醇溶性提取、制成蜜丸或片剂或胶囊或颗粒冲剂、包装、检验等常规方法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发明I号药物
黄 芪 6-30 白 术 5-25
甘 草 2-6 茯 苓 3-20
白 芍 3-15 柴 胡 4-15
元 胡 5-15 莪 术 3-15
厚 朴 3-15 黄 连 3-15。
其特征还在于:它是在I号组方的基础上,加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发明II号药物
高良姜 2-10g 吴茱萸 2-10g。
其特征还在于:它是在I号组方的基础上,加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发明III号药物
元 参 2-15g 麦 冬 2-15g。
其特征还在于:它是在I号组方的基础上,加下述重量(g)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发明IV号药物
沉 香 0.8-3.5g 陈 皮 2-15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是针对不同种类的慢性胃炎或相同种类的不同阶段、不同证型,对证组方,分别配制,由纯天然中草药制备而成,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更具科学性,它兼顾到疾病过程中整体、局部和时相的特点,有助于治愈临床症状,提高防治癌前病变的疗效。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①商购并称重(g)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下述纯中草药材,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环境下加工制备,
黄 芪 12 白 术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光耀,未经尹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画面图像信号垂直压缩电路
- 下一篇:从液化天然气中除去氮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