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安全防盗车库无效
申请号: | 00107561.6 | 申请日: | 200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7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哲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8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安全 防盗 车库 | ||
本发明涉及—种汽车安全防盗车库的创意和技术解决方案,它是对现有一般汽车车库的一种重大改进。
现有一般车库在安全防盗方面所采用的设备主要是门锁和电子防盗报警器,这些设备在使用中的缺陷主要是:
①车库的门锁可以很容易被撬、被破坏。汽车玻璃被敲碎后,通过使电线短路,
可以很容易地将汽车发动,扬长而去。而如果将车库门改为防盗门结构,由于面
积过大,其成本又会太高。
②汽车防盗警报装置鸣响,一直到车主赶到现场,这需要一段时间,而有可能在
这一段时间,汽车已被偷走;汽车防盗警报装置的原理是因碰撞、震动、开启而
接通电源开关发出警报,我们经常发现该报警器频繁警报,而此时并没有偷盗事
件发生,因此,它很容易使人“草木皆兵”,最终“见怪不怪”,麻痹松懈下去。
③大量的汽车在车库内的被盗事件往往在深夜或凌晨发生,此时人们睡意正酣,
对楼房外面警报器的鸣叫感觉迟钝。
本发明的重大意义在于:①汽车停放在车库内时,车主即可高枕无忧并且所需投入很少。对于物业开发商而言意味着一项极有消费者诱惑力的销售卖点。②可作为大型停车场成本低廉的停车安全技术方案。作到以最少的人员来管理最大型的停车场,其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要远小于因此而造成的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费用节约。③可适用于对现有一切车库进行改装。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将汽车用密码控制的升降平台降于车库中半地下的存放状态,半地下坑体的立壁构成对车轮移动的有效阻挡,密码开关构成阻挡汽车非法升降的有效防线,因为汽车一般重量较大,偷车贼任何其它的搬运努力也都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基本原理是由以下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1.在现有一般的车库内中心略大于汽车面积的部位向下挖掘一立方形坑体(1),坑体内设置简易的升降平台结构,坑体的四个立壁保持与地面垂直的形状,坑体的高度最少应该是汽车(10)通过升降平台降入坑体底部时车轮的上端与车库水平面保持平齐。此坑体内各平面应用水泥等建筑材料整理完毕。坑底也可预留下水槽,防止坑内积水。
2.升降平台由升降架(3)、立柱(4,共有4个)、弯架(5)、立柱底座(6)、承重板(7)和防滑衬板(8)组成。
①升降架(3)可采用现有汽车多种升降机构的办法(图中以连杆起落架液压油缸
升降形式为例加以说明),升降架底端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坑体内的水泥地面上。
②升降平台的上部是承重板(7)。承重板的面积恰好镶嵌在坑体(1)内。汽车(10)
驶入车库内时,将停放在承重板上。为有效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承重板可采用轻
质的框架结构(如铝型材框架),上面再铺设轻质板材。承重板与升降架(3)的上
部用螺丝螺母旋拧在一起,以利于安装和修理时可轻松拆卸。
③立柱(4)的作用是确保升降平台可以直线上升和下降。立柱用膨胀螺栓镶嵌固
定在坑体内的四个角上,三面用砖石水泥镶嵌挤紧。其另一面为凹槽结构——立柱
凹槽(11),立柱通过带有凸块结构的弯架(5)与承重板(7)滑动连接。弯架用
螺丝螺母与承重板的四个角紧密固定在一起。在弯架凸块(12)上也可安装滚珠轴
承(14),以减小与立柱凹槽(11)间的摩擦。立柱凹槽的上顶点用来限制汽车举
升的高度;其下顶点位于立柱底座(6)内。立柱底座的作用是作为汽车降入坑体
后实际的的承重支撑点,底座的高度要高于升降架降入坑底而全部收起的高度,底
座内也有一长方形凹槽。底座凹槽(13)的作用是当立柱底座支撑汽车重量时,弯
架完全收入底座凹槽之中,使弯架和立柱凹槽等易损部位的寿命大大延长。
④另有两块防滑衬板(8)前后分开一定距离铺设在承重板上,它的作用在于阻止
汽车停放过程中因任何可能的前后滑动使汽车撞击坑体立壁而造成损伤。防滑衬板
的形状是在普通的摩擦较大的薄形板材上设置扭纹,扭纹处于衬版面向汽车的内
侧,当汽车在承重板上有任何滑动并到达防滑衬板部位时,扭纹因改变汽车运动方
向而起到防滑作用。
3.密码操作控制系统(2):车库内某侧墙壁(9)的某一部分将被加厚,密码操作箱(盒)被镶嵌在其中并用水泥挤紧。可以有多套解决方案——
①电气操作系统直接由密码进行开关控制,密码正确,升降机才会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哲,未经冯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陆海空三军象棋
- 下一篇:一种汽油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