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07709.0 | 申请日: | 200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2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全寿益;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寿益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30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玫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和这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现在,散热器的用途极其广泛,可用于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电脑、空调器等不同方面。目前,不同用途的散热器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整体一次加工成型,其散热管形状简单,散热效率不高,用途有限;另一种是由上盖、下盖、散热管等几种零件焊接而成,其散热管上的散热片形状可多样,散热效率较高,可根据用途,特别设计,但由于焊接时一般采用平板对接手工或机械焊接,焊接精度低,易产生漏焊或开焊的现象,造成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它是由零件组成的,其中散热管的散热片形状可多样,散热效率很高,但组装时,采用特殊方法使之密封连接,使加工成本大幅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上述新型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它可使密封精度提高,无“漏焊”或“开焊”现象,使加工工艺简单化,使加工成本降低,且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特给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它包括:上盖、二个连接板、若干个散热管和下盖;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散热管对应的若干个通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插入到连接板的通孔中,在通孔处密封连接;所述上盖、下盖与连接板沿四周翻边压合连接,中间设有密封垫片,或沿四周直接密封连接。
上述方案中,散热管外形为方形或圆形,两端为圆柱形,所述连接板上的通孔为圆形孔。散热管外形为长方形,两端为长方形,所述连接板上的通孔为长方形。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之二,特给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分别制造出上盖、下盖、连接板、散热管和密封垫片各零件备用;
b)将若干个散热管的两端分别插入上、下连接板上向外拉薄的通孔中;将孔芯插入到通孔中,沿孔周边吹入高温气体,使材料熔化、粘合,形成密封连接;
c)将上盖、下盖分别与上、下连接板的四周垫入密封垫片,使连接板的四周向外翻边兜起,压合连接;或者将上盖、下盖分别与上、下连接板的四周吹入高温气体,使之熔化,形成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散热器及其制造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散热器形状可以多样,以适应不同的用途,散热效率可大幅提高。
2、采用新的制造工艺,克服了“漏焊”和“开焊”现象,使得加工工艺简单化,加工和维修成本大幅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散热器的构造和制造工艺作详细地说明。
图1是散热器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和图14中的I向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5是图1中的D-D剖视图;
图6是图1中零件散热管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散热管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零件上盖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E-E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零件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中零件下盖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F-F剖视图;
图14是散热器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中的G-G剖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C向视图;
图17是图14中的H-H剖视图;
图18是图14中零件散热管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8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4中零件上盖的主视图;
图21是图20中的J-J剖视图;
图22是图14中零件连接板的主视图;
图23是图22的俯视图;
图24是图14中零件下盖的主视图;
图25是图24中的K-K剖视图。
图1至图13示出本发明的新型散热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构造及零件图。参照图1至图13,本发明和散热器由上盖1、上、下两个连接板2、若干个散热管4和下盖3组成;连接板2上设有与散热管4数量相同的通孔21;散热管4的两端插入到连接板2的通孔21中,在通孔21处密封连接;上盖1与连接板2,下盖3与连接板2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沿四周翻边压合连接,如图1所示,此时,中间设有密封垫片5;另一种是沿四周直接密封连接。
散热管4本身可以是一次加工成型的零件,其外形为方形或圆形,两端为圆柱形,连接板2上的通孔为圆形孔与之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寿益,未经全寿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7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肿瘤复合型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条码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