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笔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8020.2 | 申请日: | 200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2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文意,潘培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的触笔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用特殊的形成方法以产生使用在掌上型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屏上输入的更有质感与触感的笔的制法。
常规的触笔,虽然有很多形状与形式,其中较具有重量感结构的是分成三段式,上、下段以塑料类的材料制成,中段以金属制成,用起来,有重量不一致的状况,若单以金属制成,会刮伤屏幕,又若以塑料制成,使用时又太轻,于是,过犹不及,都导致不是很理想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内笔体、笔头和外笔体组成,并提出包括有选择金属材料,利用机加工方式制造出内笔体,然后,分别制造出内笔体和笔头的射出模具,再利用合模压力让塑料包覆内笔体部分以形成缘外笔体,并装配成成品等制造步骤,它不但整体外观美丽,而且使用时具有质感,也相当小巧,如同一支真笔,且不会刮伤屏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内笔体、笔头和外笔体所组成,其制造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首先依照需求的重量选定适用的金属,将该金属利用车制、钻孔、冲压等机械加工方式,制作出预定的触笔外观相近似形状的一内笔体,内笔体类似短笔状,两呈收状,下端面开设一塞入槽;
然后,制作触笔外观的主射出模具;
制作笔头外观的出模具;
先以不易刮屏幕的材料射出制成笔头后;
将笔头插入塞入槽中;
再连同内笔体一齐置入主射出模具中,使包覆的塑料利用特殊机构的合模压力与适当控制射出速度,让塑料包覆在除笔头的内笔体部份,以形成绝缘外笔体外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以内笔体的金属提供了触笔最大的重量来源并塑料包覆外笔体展现外观,再以接触的笔头形成接触部份,且整体外观美丽、完全看不到金属部份与塑料灌点,在握持使用时,很有重量,具有质感,也相当小巧,可以附夹在掌上型计算机上使用,且不会刮伤屏幕。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合实施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实施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它为本发明一种电子产品用的触笔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图,现在主要以用在掌上型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屏上的输入方式作为实施例说明,其结构上具有一金属的内笔体1与包覆在外的一绝缘外笔体2及一笔头3,触笔整体形成近似短笔的形状,其中内笔体,较佳的为以铜制成一长柱状,内笔体1的下端略收缩成一收缩部12,并在下面处开设一定塞入槽11,内笔体1顶端也形成收缩部13,然后将外笔体2包覆在内笔体1外表,使上段形成直柱状部21,并于外笔体2的上端面形成弧面22,近顶端的周面设有一突出的扣持部23,在扣持部23的下方设有一凹部24,再于凹部24下方设有一对卡点25,用以卡于计算机背面处,由于内笔体1整体近似笔状的下端面形成有一塞入槽11,在该塞入槽11中卡置有笔3的柱部33,并且笔头3不易刮伤屏幕的材料制成。
触笔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
a、首先依照需求的重量选定适用的金属,将该金属利用车制、钻孔、冲压等机械加工方式,制作出预定的触笔外观相近似形状的一内笔体,内笔体类似短笔状,两端收缩状,下端面开设一塞入槽;
b、然后,制作触笔外观的主射出模具;
c、制作笔头外观的射出模具;
这是两道不同的模具制作,分别适用不同的组件。
d、先以不易刮屏幕的材料射出制成笔头后;
e、将笔头插入塞入槽中;
f、再连同内笔体一齐置入主射出模具中,使包覆的塑料利用不等径圆柱挟持部位与笔头作为支撑点合模射出,且依控制射出速度与射出压力所得到的经验值制作,让塑料包覆在除笔头之外的内笔体部份,以形成绝缘外笔体外观;
g、进行射出点的修整与去毛边后即为触笔的成品。
经过上述的两种不同的射出成形与后处理,会得到最佳的产品,但是其中的外笔体包覆于内笔体成型是均匀的射出薄层,必需相当谨慎小心,方能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