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碱式硫酸盐发光材料及其溶剂热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8496.8 | 申请日: | 200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兆慧;钱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4 | 分类号: | C09K11/8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硫酸盐 发光 材料 及其 溶剂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稀土碱式硫酸盐发光材料,包括单一稀土和混合稀土离子的碱式硫酸盐,及其溶剂热合成方法。
现有常规稀土发光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卤磷酸盐,已广泛应用于彩色显象管,荧光灯管,卫生保健等。相对而言,有关稀土碱式硫酸盐的研究则很少。
前苏联《结构化学杂志》(Zh.Strukt.Khim.,1972年,第13卷,第260-265页)曾报道了对CeO2-SO3-H2O反应体系的研究,此体系可生成含水的稀土碱式硫酸盐Ce2(OH)2(SO4)3·4H2O。美国《固体化学杂志》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1988年,第73卷,第71-79页)报道了LaOHSO4、PrOHSO4和LaOHSO4的水热合成,该方法采用稀土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的水溶液在450±50℃进行。这些工作主要着眼于体系的化学平衡以及晶体结构的研究,均未测定此类碱式硫酸盐的发光性质,没有意识到它们有可能是一类新型发光材料。
本发明提出一类稀土碱式硫酸盐发光材料、及其溶剂热合成制备方法。
这类稀土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们是分子式可表示为LnxLn’1-xOHSO4的稀土碱式硫酸盐,其中:Ln、Ln’为不同的稀土元素,包括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Sc、Y;0≤x≤1;当x=0或x=1时,LrnxLn’1-xOHSO4为单一稀土稀土碱式硫酸盐;当0<x<1时,LnxLn’1-xOHSO4为混合稀土离子的碱式硫酸盐。
本发明提出的稀土碱式硫酸盐发光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一或混合稀土硝酸盐与硫脲的水溶液、或将稀土硝酸盐与硫酸铵的碱性溶液、或将稀土硫酸盐的碱性溶液,在密闭的耐压反应器中、于200-400℃反应不少于3小时,反应结束后收集固体产物,用水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所述碱性溶液包括水合肼、氨水、吡啶与水的混合溶液、或胺类与水的混合溶液。
本发明突破了以往研究的盲区,发现并提出了一类新的稀土碱式硫酸盐发光材料;建立了一步溶剂热反应合成稀土碱式硫酸盐的方法。该方法所需的温度(200-400℃)比以往文献报道的合成其它类似化合物的温度(450±50℃)低,制备条件较为温和,操作简便易行。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稀土碱式硫酸盐,产物的化学组成可控:当选用单一稀土反应物时,可获得单一稀土碱式硫酸盐;而选用混合稀土反应物时,则可得到混合稀土离子的碱式硫酸盐,其中后者为本发明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通过调整不同种类的稀土反应物的化学配比,可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稀土碱式硫酸盐,随着其化学组成的不同,相应的发光性能也会有所变化。因此,通过调节合成材料的化学组成,可以调控该材料的发光性能。
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半径相近,性质极为相似,在反应中通常表现出类似的化学行为。若某种稀土化合物具有特定物理性质,如发光性质,其它稀土元素的同类化合物也表现出类似的性质。
本发明提出的稀土碱式硫酸盐的溶剂热合成反应,反应温度应视具体原材料而定,一般在200-400℃。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可能生成氧化物或碱式碳酸盐等杂质。为获得较纯的稀土碱式硫酸盐晶体,为防止因溶液泄漏而在最终产物中生成其它杂质,反应需在密闭的耐压反应器内进行;为避免反应器材料对反应产物的污染,在温度许可的限度内应尽量采用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LaOHSO4的水热合成:
将1.0克La(NO4)3·nH2O和0.50克CS(NH2)2(硫脲)加入容积为25ml的不锈钢高压釜中,以蒸馏水为溶剂,使高压釜的填充度为85%,在400℃反应3小时,冷却至室温;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在60℃(真空干燥1小时,得到LaOHSO4晶体。该晶体的最佳激发波长在280-290nm,发光峰在365-289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4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膜及其在沙荒地治理和保护地种植中的应用
- 下一篇:治疗耳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