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体和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8957.9 | 申请日: | 200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7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英之;川崎健;牧野俊昭;佐川年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47/01 | 分类号: | B21D47/01;B23K20/12;B32B3/12;B61D17/00;F16S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该构件中的两个薄面板通过多个筋板连接成桁架型,所述面板之一的端部从另一面板的端部朝所述端部的一侧伸出,而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通过构成所述桁架的多个筋板连接;
第二构件基本上朝着所述另一面板的延伸方向定位,以及
第二构件的端部与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的接合是摩擦振颤接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摩擦振颤接合进行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端部的抵接部分的摩擦振颤焊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端部的摩擦振颤接合位置位于所述桁架的顶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点附近,所述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具有支座,将所述第二构件重叠在所述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所述支座上,然后,实施摩擦振颤接合。
5.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该构件中的两个薄面板通过多个筋板连接成桁架型,所述面板之一的端部从另一面板的端部朝所述端部的一侧伸出,而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通过构成所述桁架的所述多个筋板连接,以及该构件具有支座,该支座位于所述另一面板的端部和在所述桁架的附近;
制备第二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该构件中的两个薄面板通过多个筋板连接成桁架型,所述面板之一的端部从另一面板的端部朝所述端部的一侧伸出,而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通过构成所述桁架的所述多个筋板连接,以及该构件具有一个支座,该支座位于所述另一面板的端部和在所述桁架的附近;
第一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所述支座重叠;
所述第一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第二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所述支座重叠;以及
分别将所述重叠部分接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是一种摩擦振颤接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摩擦振颤接合是在所述第一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的面板之一的端部与第二构件的另一面板的端部的抵接部分实施的。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摩擦振颤接合位置位于所述端部的桁架顶点。
9.一种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中空挤压成型框架构件,该构件中的两个薄面板通过多个筋板连接成桁架型,所述面板之一的端部从另一面板的端部朝所述端部的一侧伸出,而所述面板之一的所述端部一侧与所述另一面板的所述端部通过构成所述桁架的所述多个筋板连接,
第二构件基本上位于所述另一面板的延长线方向上,以及
所述第二构件端部与所述另一面板的端部的接合是摩擦振颤接合。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之一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的抵接部分的接合是摩擦振颤接合。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面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位置位于所述桁架的顶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9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方法及其使用的镀液前体
- 下一篇:山梨酸钾颗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