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球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00109296.0 | 申请日: | 200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31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诚科技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球 固定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具有永久性、安全有效地控制眼球前后轴径和治疗高度近视及眼球葡萄肿的固定架。
目前,对于近视的手术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眼角膜局部切割或眼角膜局部切除,但是对高度近视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高度近视患者,有时会因为眼球轴径变长导致眼内容量和结构改变,进一步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而最终失明。眼球轴径的变化还可以导致眼球后部的葡萄肿,葡萄肿也可以导致上述结果。
现在尚无一种使用固定架的方法临时性和永久性控制眼球前后轴径和治疗高度近视眼及眼球葡萄肿的方法。我们知道眼球是一个弹性体,眼球轴径可以通过机械的办法改变和固定,通过缩短眼球轴径可以提高或恢复原有的视力。通过在眼球后极侧加一托片,可以有效地阻止眼球后部的葡萄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球固定架,具有永久性,安全有效地固定眼球前后轴径和治疗高度近视与眼球葡萄肿的作用,并使高度近视得到永久性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设计是基于眼球解剖结构和利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医用金属材料的基础上,包括眼球固定架,眼球托片和固定架托片,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可将眼球前后轴径固定在正常范围,并将皮肤球表面突起的葡萄肿压回眼球。
一种眼球固定架,包括,由一个固定架,一眼球托片和一固定架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设有一圆环,该圆环至少设有一长连接臂与一短连接臂,该长连接臂和短连接臂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该圆环的同一侧,该圆环套装在角膜周围与眼肌附着点之间的巩膜之间,该长连接臂和短连接臂形成一在眼球前后轴向上环绕眼球的封闭环;所述的眼球托片是一类球面的一部分,其内表面的形状与眼球后极侧的形状相仿,并扣置在眼球的后极侧上;所述的固定架托片也是一类球面的一部分,该固定架托片的内表面扣置在该眼球托片的外表面上,固定架的长连接臂压在固定架托片的外表面上,并通过固定架托片眼球托片紧压在眼球的后极侧上。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固定架的圆环为一带状环形球面,其内表面形状与角膜周围与眼肌附着点之间的巩膜的外形一致。
其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架的长连接臂和短连接臂游离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固定架的长连接臂和短连接臂游离端的连接结构是在其两侧边设有矩形齿。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其固定架的长连接臂和短连接臂游离端的连接结构是在长连接臂或短连接臂的下面设有锯齿结构,在短连接臂或长连接臂的上面设有与上述锯齿相配合的锯齿结构。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眼球托片上设有一供视神经通过的通孔,与托片外周呈开放状,套设在视神经上。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供视神经通过的通孔,可位于眼球托片的中心/非中心或周边部位。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眼球托片外表面有供固定架托片安放的固定槽。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托片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定位扣,固定架上的长连接臂可穿过该定位扣的间隙,对该长连接臂起定位作用。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托片一侧有半圆形槽状结构与眼球托片外球面上的槽相吻合,相对侧有一折返带结构,折反带与托片外球面的间隙可供固定架的长连接臂通过并起固定作用。
所述的眼球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架托片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定位扣是一折返带结构。
固定架的圆环固定在角膜周围与眼肌附着点之间的巩膜上,眼球托片利用其内部的通孔将眼球托片固定于眼球后部的视神经周围,再将固定架托片安放于眼球托片外球面的固定槽内,通过固定架的长连接臂穿过固定架外球面与折返带之间的间隙后再与短连接臂的游离断重合固定后将这一组装置固定于眼球外表面,起到固定眼球前后轴径和将眼球表面突起的葡萄肿压反回眼球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固定架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固定架的俯视图,
图5为图6的B-B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眼球托片俯视图,
图7为图8的C-C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固定架托片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套装在眼球上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眼球固定架的套装在眼球上的后极侧的正视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诚科技开发研究所,未经云南大诚科技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9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及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下一篇:滑板车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