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胃肠炎的复方口服液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0110971.5 | 申请日: | 200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1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姜玲;高允东;胡修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玲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6 | 分类号: | A61K31/7036;A61P1/04 |
代理公司: | 淄博发思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巩同海,蔡绍强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抗生素 治疗 胃肠炎 复方 口服液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复方口服液中的应用。
急慢性胃、肠炎的主要治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敏感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上常用剂型有注射剂、片剂和胶囊剂。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
1.注射用药
现有技术最常用的手段,包括使用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注射剂。
这些药物注射剂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虽有可靠的疗效,但由于系全身用药而达到病变局部(胃、肠道)的药物浓度低,所以习惯上临床用药量往往较大,治疗周期长,毒副作用大。(例如,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成人每次8~16万单位,每日2~4次;静脉点滴庆大霉素,成人每次24~32万单位…。)
氨基甙类药物,可损伤第八对脑神经及肾功能,严重者可致永久性药物性耳聋,尤其多发生于儿童及老年患者。
头孢菌素药物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且价格昂贵。
喹诺酮类药物亦可导致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并能影响儿童的软骨发育,儿童患者不能应用。
2.口服用药
包括使用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片剂及胶囊剂。
该类剂型需片剂及胶囊剂进入胃肠道崩解后,方能发挥其药理作用。但崩解需经过一定时间,这样对潜伏期短、发病迅速的急性胃肠炎效果较差,对急性胃炎几乎无效。
通过对以上现有技术的分析,如果能改进药物剂型,减轻毒副作用,缩短治疗周期,则氨基甙类抗生素在制备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时,明显优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合适的药物剂型,以便使疗效较好的氨基甙类药物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中得到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设计一种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复方口服液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
本复方药物制剂主要含有氨基甙类抗生素和平滑肌解痉药,并添加有制剂常规量的矫味剂,
氨基甙类抗生素可以是庆大霉素、新霉素或卡那霉素,平滑肌解痉药可以是山莨菪碱、普鲁苯辛或阿托平,矫味剂是香精和甜味剂(例如,甜菊糖,丙二醇…),
本复方药物制剂每10ml药液中主药的含量分别为氨基甙类抗生素20~1000mg,平滑肌解痉药0.1~30mg,溶剂是灭菌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采用口服液剂型,无片剂、胶囊剂的需要崩解因而药效滞后的问题,药物迅速到达胃、肠道,与炎症创面直接接触,且在胃、肠道不易被吸收,则必然胃、肠道局部可以保持较高浓度,充分发挥药理作用,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有利于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2.本复方口服液采用带有容量标识的安全、方便的复方氨基甙类抗生素口服液容器包装,开启服用方便,广泛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急慢性胃肠炎、菌痢的患者。
3.氨基甙类药物因其离解度大、脂溶性小、口服均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所以医学界的定论是: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全身治疗效果差,凡应用氨基甙类药物时均应优先考虑注射给药。
发明人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考虑:既然口服给药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吸收少则必然入血少,分布于肝脏、肾脏的就少,因而其毒副作用就小。同时,吸收入血少,胃、肠道内药物浓度高,复方氨基甙类口服液直接作用于病灶表面,所以见效快、疗效高。
4.复方口服液中添加的平滑肌解痉药山莨菪碱,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选择性高,主要靶器官为内脏平滑肌,能有效地缓解胃、肠炎患者的腹痛症状。该药在莨菪类药物中抑制腺体分泌及扩瞳作用最小,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长期应用亦不会产生肝、肾等实质性脏器的损害及积蓄中毒。
5.本发明的构思克服了技术偏见,因而具备了创造性。
经发明人试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菌痢,手术前准备,本发明复方口服液疗效明显高于氨基甙类抗生素注射剂。
建议用量:复方庆大霉素口服液,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5mg,分4次服用。
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3~5mg,分2~3次服用。
复方卡那霉素口服液,成人每日1~1.5g,分3次服用。
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5~30mg,分2~3次服用。
复方新霉素口服液,成人每日50~1000mg,分2~4次服用。
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25~50mg,分2~3次服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玲,未经姜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0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