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地下水调节室温的方法及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111035.7 | 申请日: | 200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1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吕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脉玉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地下水 调节 室温 方法 专用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地下水调节室温的方法及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中,人类生活或工作的室内空间需要随季节气温而调节室内温度。现有的各种空调器是以消耗电、燃料等能源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这种空调器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设备造价高,特别是能集中供冷或供热的中央空调更体现出耗能大、造价高的缺陷。在有地下水资源的条件的地区,出现了用水介质采集地下水的冷(热)量调节室温的方法和设备,它是用水泵将地下水抽至室内的盘管或热交换器内,再用风机吹出的风通过盘管换热器将冷(热)空气送入室内来调节室温。这种方法和设备虽然利用了地下水的天然冷(热)量而节约了能源,但也存在着水介质循环所消耗动力大,换热效果较弱及需用设备较多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空气为介质采用地下水调节室温的方法及专用设备,从而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地下水调节室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空气沿进气管路送至位于地下水中的热交换器内,在热交换器中换热后沿出气管路回送至需调节温度的室内。一种实施上述方法所需专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上的进气通道与若干个位于热交换器中间的换热管的上端口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口与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联通,出气通道与积水箱联通而与换热管隔离。其中,热交换器的出气通道内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导水管,热交换器的进气通道上设置气门。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空气介质在位于地下水中热交换器的换热管中受冷(热),再通过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由出气通道沿管路进入室内,从而调节室内温度。这种方法及设备比水介质采集地下水的冷(热)所消耗的动力少,换热效果显著增加,而且省略了水介质循环所需的水泵、盘管及管道保温工程,降低了设备和安装工程造价。
本发明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按图1方式将地下水中的热交换器(1)用管路与室内(3)联通,热交换器(1)上的进气通道(4)与若干个位于热交换器中间的换热管(6)的上端口联通,换热管的下端口与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7)联通,热交换器的出气通道(9)与积水箱(7)联通而与换热管(6)隔离,出气通道内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导水管(8),热交换器的进气通道(4)上设置气门(5)。工作时利用管道风机(2)将外界空气沿管路进入置于温度低于地上气温的地下水中的热交换器中,空气分别通过若干个竖直排列的换热管,并交换空气热量降低气体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汽因冷凝而产生的小水滴沉积于热交换器底部的积水箱中,其余空气再进入与换热管隔离的出气通道沿管路将冷却后的气体送入室内,从而调节室内温度。当积水箱中的冷凝水聚积到阻碍空气通过时,关闭进气和出气通道,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通过气门压入热交换器中,气门和导水管之间产生的压差作用下将积水箱中的积水排出,使热交换器正常工作,则整个发明实施完毕。
实施例2:按实施例1所述的设备和方法将热交换器置于温度高于地上气温的地下水中,可取得制热的温度调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脉玉,未经吕脉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