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哌啶类氮氧化物防治皮肤的氧化性损伤无效
申请号: | 00111319.4 | 申请日: | 200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英;吴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英;吴延芳 |
主分类号: | A61K31/445 | 分类号: | A61K31/445;A61K7/40;A61K7/48;A61P1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哌啶 氧化物 防治 皮肤 氧化 损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哌啶类氮氧化物,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治皮肤的氧化性损伤的哌啶类氮氧化物。
有机氮氧化物是一种含有基的杂环化合物,主要包括三类:哌啶类,恶唑脘类及吡咯类。哌啶类氮氧化物能自由出入细胞,主要作为一种生物物理标记物,用于检测细胞代谢,细胞内pH值,O2水平,蛋白、脂类的流动性及细胞结构等。另外,哌啶类氮氧化物还用做核磁共振的对比显影剂。近年来,哌啶类氮氧化物的抗氧化性损伤功能引起国际学者的注意,国外学者将哌啶类氮氧化物应用于细菌、培养的心肌细胞及中国仓鼠细胞、离体心脏灌注、活体动物等研究体系中,观察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哌啶类氮氧化物可在多个环节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发生,防止过氧化损伤。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将哌啶类氮氧化物应用于皮肤的氧化性损伤的研究工作报道。更未应用到化妆品或临床治疗中。只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皮肤疾病。然而SOD半衰期短、分子量大、膜通透性差、不易向病灶部位穿透,故抗自由基作用有局限性。目前SOD在皮肤科的应用处于停滞阶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用哌啶类氮氧化物防治皮肤的氧化性损伤,以弥补
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一种哌啶类氮氧化物,其特征是用哌啶类氮氧化物防治皮肤的氧化性损伤,并制成相应的化妆品或药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哌啶半衰期长,分子量小,膜通透性好,不易与H2O2及O2反应,在生理环境和细胞代谢中相对稳定,毒性低,将哌啶类氮氧化物制成溶液或霜剂擦涂在皮肤上就能快速地防治人表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而且价格低廉。
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哌啶类氮氧化物对培养的人的表皮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1.哌啶类氮氧化物溶液的配制
在室温下称取三种哌啶类氮氧化物晶体:N-氧-2,2,6,6-四甲基哌啶(TEMPO)、N-氧-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TEMPOL)、N-氧-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TEMPAMINE),分别放入溶剂瓶中,后两种加入适量的双蒸水配成重量百分数为0.3-0.6的多种浓度的溶液,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TEMPO是脂溶性的,用10%的乙醇溶液配制。
2.人表皮细胞的培养
取正常健康男性的包皮在无菌条件下经胰蛋白酶消化,将表皮细胞与其下方的真皮组织分离,得到的表皮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液在24孔培养板中培养。待培养的人表皮细胞生长至单层融合时,吸除培养液,每孔加入0.9ml新鲜基础培养液。实验分四组:正常对照组、单纯加H2O2组、TEMPO+H2O2组和TEMPOL+H2O2组。每组至少6孔。加样顺序为:TEMPO+H2O2组和TEMPOL+H2O2组每孔加入事先配好的TEMPO或TEMPOL溶液50μl,使其在培养液中浓度为4mM,然后加入H2O250μl,使其在培养液中浓度为1.5mM;H2O2组加入H2O250μl,终浓度为1.5mM。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加H2O2组每孔相应加入磷酸缓冲液(PBS)以平衡;使每孔总反应体积为1ml。
3.观察指标
(1)观察细胞存活率:通过台盘蓝染色计数细胞存活数量。
(2)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将上述反应完毕的细胞超声裂解,离心,取上清液,用DTNB比色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及GSH-Px的活性。用羟胺法及单纯比色法测定SOD和CAT活性。
4.观察结果:
(1)哌啶类氮氧化物对H2O2引起的人表皮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英;吴延芳,未经王国英;吴延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分配柱层析分离紫杉醇工艺
- 下一篇:链杆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