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绢纺成衣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11489.1 | 申请日: | 2000-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0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旸;陈培荃;朱纳新;朱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5 | 分类号: | D06M15/55;D06M23/00;//D06M10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纺织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天培,方黛眉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绢纺 成衣 紫外线 整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服装工业生产中绢纺成衣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屡遭破坏,照射到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量大增。人类在阳光下活动易患皮肤病,如皮肤角质化、晒斑,甚至发生癌变。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夏季,要求穿着能阻挡紫外线的服装。
现行纺织材料的抗紫外线功能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达到,即纺丝法、涂层法和后整理法。纺丝法选用合适的紫外线吸收剂混入原液纺丝,制成紫外线屏蔽纤维,适宜于大批量、单一品种产品的生产,如衬衫等;对混用棉和其他天然纤维比例较大的混纺织物则有可能达不到规定的抗紫外线系数。涂层法是将紫外线吸收剂和反射剂与涂层剂混和后涂布于织物表面,方法简单,效果好,但缺点是影响织物手感。后整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包括对织物的浸轧处理和对成衣的浸渍处理。所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有:有反应性基团、易与纤维素结合的卤代均三嗪衍生物系,能大量吸收UV-A、有耐洗性的苯并三唑系,价格较低、大量吸收UV-B的水杨酸酯系,对部分纤维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螯合物络合体、有屏蔽功能的金属离子螯合物系。上述整理方法对绢纺产品不易奏效。如针织绢纺毛衫成衣,系蚕丝切断纺纱后织成,它不耐碱水,不耐60℃以上热水久浸,因此以往常用的抗紫外线整理很难奏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选择适用于绢纺成衣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选择绢纺成衣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的浸渍液配方和整理工艺参数。
所述浸渍液配方中包括反应型抗紫外线吸收剂、蚕丝蛋白质膨润剂、表面活性剂、氯化钠、酸碱度调节剂和水。反应型抗紫外线吸收剂为卤代均三嗪衍生物或苯并三唑衍生物,加入量为成衣织物重量的0.1%~6%;蚕丝蛋白质膨润剂选用氯化锌,以增加紫外线吸收剂在蚕丝内部的可渗透度,氯化锌浓度为0.60~120g/L,浓度过低无膨润效果,过高会伤害纤维品质;氯化钠的用量为10~80g/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表面活性剂为混合型,其中组分有聚氧乙烯蓖麻油EL10、聚氧乙烯壬基酚EL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斯本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浸渍液中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为织物重量的0.5%~2%。各组分在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5%~35%(重量)。
所述整理工艺参数为:绢纺成衣在25~50℃的上述配方浸渍液中浸渍20~150min;离心脱水;在稀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水溶液中再浸渍20~60min,氨水和氯化铵的浓度为均0.1%~1%(质量百分比);脱水;30~60℃温水洗2~3次,冷水洗;脱水;常规柔软整理;烘干后熨烫、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绢纺成衣不耐碱水、不耐60℃以上热水久浸的特点制订了低温浸渍工艺,增强了紫外线吸收剂向蚕丝蛋白质的渗透,达到了绢纺成衣的抗紫外线整理目的,整理后紫外线保护系数SPF达到30和30以上。
以下给出实施例。
湖绿色绢纺毛衫10件(2kg),作浸渍抗紫外线整理,浴比1∶9,浸渍液配方为:
卤代均三嗪衍生物Rayosan C 80g
氯化钠 360g
氯化锌 40g
冰醋酸 10g
斯本80 2g
吐温80 2g
EL10 2g
EL80 2g
水 18kg
上述成衣在上述配方的40℃浸渍液中浸渍40min;离心脱水;用0.5%氨与0.5%氯化铵混合水溶液再浸渍40min;脱水;50℃温水洗2次,冷水洗3次;再脱水;80℃热风烘干,熨烫、包装。经上述方法整理后绢纺成衣的的紫外线保护系数SPF达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