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锆钛酸铅超细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1682.7 | 申请日: | 200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6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夕云;丁爱丽;仇萍荪;罗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493 | 分类号: | C04B35/493;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苏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锆钛酸铅超细粉体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锆钛酸铅(PZT)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有别与传统的PZT粉体的制备,采用独特试剂--丙酮为沉淀剂、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沉淀过程制备PZT粉体。属于制备锆钛酸铅盐粉体的领域。
锆钛酸铅材料在一定的Zr/Ti比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压电、铁电、热释电及光电特性,锆钛酸铅厚膜材料(1-10微米)与体块材料相比,更具有功能效应多、功耗小、噪音低、易集成等优点,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中微电子机械(MEMS)技术开发中理想的传感器和驱动器材料。制备PZT厚膜的一个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是液-固复合法,即将超细粉体分散于液相中制膜,克服了单纯用溶液通过化学沉积法制备厚膜膜层易开裂、难以做厚的问题。然而,在液-固复合法制备厚膜中制备分散性能好的PZT超细粉体是首要问题,而且超细PZT粉体用于材料制备中将改善材料的烧结性能,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提高其致密度,从而有利于材料与半导体技术的集成。PZT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一般有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凝胶燃烧法及复合醇盐法等。前两种方法中均有明显的凝胶过程,溶胶中分子已形成大网络,因而所制备粉体团聚极其严重;而复合醇盐法更多地用于钛酸铅粉体的制备,用于三元锆钛酸铅粉体制备的报道极少,而且该方法中醇盐复合过程耗时长,复合程度较难控制,所制备的粉体晶粒一般大于200纳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溶胶-沉淀法用于制备PZT粉体。该方法是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先制备前驱溶液,然后采用丙酮为沉淀剂,用浓氨水为沉淀催化剂,通过溶胶-沉淀过程制备PZT粉体。该方法制备的PZT粉体具有晶粒大小均匀、尺寸小,分散性较好,烧结温度低等特点。
本发明中前驱溶液采用异丙醇锆、丙醇钛、三水合醋酸铅、乙二醇甲醚为起始原料,以丙酮为沉淀剂,浓氨水为催化剂,按下列步骤制备粉体:
1、将异丙醇锆、丙醇钛、三水合醋酸铅分别溶于乙二醇甲醚中,并分别在120℃-130℃油浴中回流3-5小时,配制成锆(1克分子/升)、钛(1克分子/升)、铅(0.6克分子/升)单元溶液。
2、将上述锆、钛单元溶液按化学计量比先混合得到所需Zr/Ti比的前驱溶液,然后再与铅溶液混合配制成Zr/Ti/Pb三元前驱溶液,锆、钛、铅三者克分子比为Zr∶Ti∶Pb=X∶1-X∶1.05,0.3≤X≤0.6。
3、将三元前驱溶液与丙酮按1∶5-10(体积比)的比例迅速混合,强力搅拌1-5分钟,然后边搅拌边迅速加入浓氨水,调节pH=7-9,大量白色沉淀析出,继续搅拌0.5小时。以丙酮为沉淀剂,浓氨水为催化剂加速沉淀析出。
4、将白色沉淀物过滤出并用丙酮清洗、过滤三遍,再以丙酮为介质超声清洗10分钟,置于烘箱中60℃-80℃快速烘干(4-8小时)。
5、烘干粉体过500目筛,在500℃-600℃下通氧气(氧气流量为2-4升/分钟)煅烧1-2小时,再过500目筛得PZT超细粉体。图1.为530℃/1小时煅烧的PbZr0.42Ti0.58O3粉体的X衍射图,在2θ角为31°处出现(101)钙钛矿相特征峰,结晶取向以(101)为主,(101)峰尖锐光滑,显示出粉体结晶良好。图2.为该粉体的透射电镜照片,晶粒大小均匀,约为120-180纳米,且分散性好。考察粉体的化学组成,由表1.可知,所制备粉体的化学组成与起始前驱溶液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组分偏差<1.0%,从化学组成基本一致上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架成像装置
- 下一篇:抗裂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