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嗪酮的农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00112195.2 | 申请日: | 200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升;范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启升;范小林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噻嗪酮 农药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既可以用于人工喷洒,又可以滴入水面并在水面自动展开且沿植株爬覆的扑虱农药制剂。
近年来,欧美和日本发表了许多关于水面漂浮剂的专利和论文。这些专利与论文仅限于固体颗粒状漂浮剂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1)以水溶性固体物质做载体,当药剂施于水中后,该水溶性载体迅速溶解,并推动活性组分随同残余载体材料在水面扩散,如JP60142901、JP813090;(2)以水难溶解性物质做载体,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憎水剂并辅以展开剂,使粒剂漂浮并自动分散于水面的方法,如JP481181、JP471240、JP49242225、JP45966205、JP5826882等;(3)以水难溶性物质和水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做载体,当该颗粒剂施与水中时,该水溶性物质迅速溶解并推动附着在水难溶性物质上的农药活性组分浮于水面并扩散,如CN88102168;(4)中国专利申请96101003.7则介绍了一种液态水面漂浮剂,该制剂可直接滴入水面而迅速扩散,并经扩散渗透而进入植株体内,从而起到防治植株病虫害的作用。以上现有技术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以水难溶性物质做载体时,对载体材料的要求较高,溶解速度必须很快,否则难以推动原药扩散。若在颗粒沉降到土壤表面之前未完全溶解,则会因土壤颗粒对农药的吸附作用而导致原药的利用率下降;(2)以水难溶性多孔性吸附剂做载体,则会因载体材料对农药活性组分的吸附作用而降低原药的利用率;(3)存在与(1)、(2)相同的问题,并且当水溶性物质全溶后会由于颗粒变得易被水润湿而浮不出水面,只能分散在水体中,使活性组分无法及时释放于水面;(4)以上制剂均只局限于在水体中使用,当稻田缺水时即无法使用,另外,这些制剂使用时还要求稻田中维持一定时间一定量的水,否则将严重影响农药的使用效果;(5)粉剂、乳油、胶悬剂、悬浮剂等常规制剂只能采用人工喷洒的方式施药,与水面漂浮扩展性农药制剂一样,施药方式单一,常规制剂施药时劳动效率低,水面漂浮扩展性农药制剂的药效则受田间水量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农药制剂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即不受施药方式的限制,又能迅速将活性组分施用到植株上,快速有效地防治稻飞虱、叶蝉、粉虱等虫害的多功能含有噻嗪酮的农药制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噻嗪酮的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分开的组分A与组分B组成,组分A包括活性组分噻嗪酮1.0-20.0wt%,难溶性液态载体材料60-95.0wt%,乳化剂2-20.0wt%,展开剂0.1-10.0wt%,展开助剂0-10.0wt%,渗透剂0-8.0wt%,水分含量≤0.5wt%及PH值5-7;组分B包括乳化剂1-20.0wt%,展开剂1-10.0wt%,展开助剂0-8.0wt%,渗透剂0-5.0wt%,组分A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组分B组合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固态载体材料是指铵盐、钾盐、钠盐等易溶性固态物质;液态载体是指乙烯、乙腈、二氯乙烷、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等难溶性有机物。乳化剂是指HLB值在5-20之间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展开剂是指HLB值在8以上的固态或液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展开助剂是指氨盐、醇类、金属盐类等。
本发明既不同于粉剂、乳油、胶悬剂、悬浮剂等常规制剂,又不同于可以自由漂浮在水体表面,其中的农药活性组分可通过蒸散及对植株的渗透与传导作用而有效地防治生活在水面上或水面以上植株上的有害生物,其对生活在水面或水面附近植株上的有害生物较常规制剂与施药方法有特殊效果。
本发明具有一下优点:1.杀虫效率高、见效快;2.既可用于人工喷洒,又可直接滴、撒入水面而自动扩散;3.可以沿植株爬覆,直接杀伤植株上的生物;4.制剂不受植株生长环境的限制,无论水量多少均可使用,施药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5.无论在劳动力密集性农场还是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均较常规制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实施例1:
(1)首先将噻嗪酮原药5.0g,甲苯90.0g混合后用电热套加热,控制温度在40-80℃,迅速搅拌至成均质体系。
(2)向经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一次性加入OP-10 3.0g,硬脂酸钙1.0g,戊醇1.0g在回流冷凝下高速搅拌到液体成均质体系。
(3)调整液体中噻嗪酮活性组分含量至5.0wt%,PH值在6-7之间,水分含量在0.1wt%以下,过滤即得组分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启升;范小林,未经朱启升;范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入场券
- 下一篇:可动态硫化的聚烯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