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风式真空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0112400.5 | 申请日: | 200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钱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00 | 分类号: | A47L5/00;B04C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式 真空 吸尘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
现有技术中,EP0966912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上的旋风分离器,它由第一端壁、对侧的第二端壁和中间部件组成旋流器的旋流分离器,上述中间部件是圆柱形或带部分截锥形,中间部件有粒子吸出室,旋流经中间部件吹向第二端壁的粒子被旋流分离出,旋流器接近第一端壁设有切向空气吸入口,上述粒子吸出室伸入有端壁室的分离部,经此粒子一般和旋流器建立的涡流的旋轴正交,粒子被留在分离部外侧的集尘器中,管状空气出口从第一端壁伸入中间部件并和真空源相连通。管状的空气出口伸入了中间部件内,但是空气出口距第二端壁仍有一定的距离,易使部分没有分离的粉尘通过空气出口进入所述的真空源内,导致旋风分离效果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灰尘分离效率高的旋风式真空吸尘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风式真空吸尘器,由第一端壁、相对的第二端壁、位于所述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的中间部件组成旋风分离器,所述的中间部件是圆柱形或带部分截锥形,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中,靠近所述的第一端壁设有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切向的空气吸入通道,靠近所述的第二端壁处的中间部件的侧壁上设有灰尘分离出口通道,该灰尘分离出口通道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大致上相切向,所述的中间部件的外侧设有集尘腔,所述的灰尘分离出口通道的出口位于集尘腔中;所述的第二端壁上设有与真空源相连通的真空源通道的端口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真空源通道的端口位于所述的第二端壁上,因此空气吸入通道的切向入口与真空源通道的端口之间有足够长的距离,可使空气与灰尘基本上分离完毕,清洁的空气进入真空源通道而灰尘从灰尘分离出口通道分离出去进入集尘腔,具有较好的灰尘分离效果。另外省略了管状的空气出口,使得制作成本下降。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方向截面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方向截面图;其中:
[1]、真空源通道;[2]、第二端壁;[3]、过滤网;[4]、中间部件;[5]、空气吸入通道;[6]、第一端壁;[7]、中间部件的侧壁;[8]、灰尘分离出口通道;[9]、集尘腔;R、涡流轴心线;
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旋风式真空吸尘器,由第一端壁[6]、相对的第二端壁[2]、位于所述的第一端壁[6]和第二端壁[2]之间的中间部件[4]组成旋风分离器,所述的中间部件[4]是圆柱形或带部分截锥形,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中,靠近所述的第一端壁[6]设有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切向的空气吸入通道[5],该空气吸入通道[5]的外端部与吸尘软管相连接,用于吸入带有灰尘的气体,靠近所述的第二端壁[2]处的中间部件的侧壁[7]上设有灰尘分离出口通道[8]的口部,该灰尘分离出口通道[8]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大致上相切向,即所述的灰尘分离出口通道[8]使得经此分离出的灰尘的运动方向大致上与自第一端壁[6]至第二端壁[2]的旋风分离器所建立的涡流轴心线R相正交。所述的中间部件[4]的外侧设有集尘腔[9],所述的灰尘分离出口通道[8]的出口位于集尘腔[9]中,被旋转后分离出来的灰尘经所述的灰尘分离出口通道[8]后进入所述的集尘腔[9]中;所述的第二端壁[2]上设有与真空源相连通的真空源通道[1]的端口部,洁净的气流即从该真空源通道[1]进入负压源或真空源内,再排出吸尘器的体外。所述的真空源通道[1]的端口部设有过滤网[3],防止某些还没有被分离的灰尘随气流进入所述的真空源通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