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遗体殡葬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12621.0 申请日: 2000-01-14
公开(公告)号: CN1305795A 公开(公告)日: 2001-08-01
发明(设计)人: 周灿西;傅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 周灿西;傅华龙
主分类号: A61G17/00 分类号: A61G17/00
代理公司: 四川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双兰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遗体 殡葬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遗体殡葬技术,特别是涉及人去世后其遗体殡葬方法的改进。

人生百年归何处,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探索,而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答案的一个重大课题。人去世后葬身的方法诸多,传统的土葬,一般都是浅层埋葬,在地面垒出一个土包,占用一定土地,甚至在与活人争土抢地;天葬,遗体腐烂后会造成对大自然空气、环境的污染;水葬、火葬,同样会污染空气、水源等;这些殡葬方法,不仅造成经济浪费,更对大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在地球人口日益膨胀的今天,再沿用陈规陋习,人与地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矛盾将极度加剧,最后受到惩罚的将是人类自身。

特别是目前推行的火葬方法,全国每年正常死亡人数约600万人,四川省约50万人,如果全部进行火化,其排出的有毒气体对地球的污染将与日俱增,长此下去,人类将不堪忍受,甚至受到大自然的严重惩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人的机体参与了地球生态活动几十年,通过不断地去粗取精,已累积成一个物质丰富的特殊有机体,一朝火化,除了造成极大的污染外,还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何使这个特殊的有机体(尸体),继续协调地参与地球生态圈的物质循环,使其中的能源物质能够被很好地利用,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问题。

经过对古今中外殡葬方法的比较研究,在运作生物工程,城市、农村环境保护、种、养业等高科技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探索、构思出一种新的殡葬技术,既可避免水葬、火葬、天葬等方法造成的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能源物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为人类造福。该技术就是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人去世后的遗体进行消毒包装、适度深埋、自然腐化、植树造林、观光旅游等一条龙生物链的模式,建立“生态灵泉森林公园”的殡葬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以上所述问题,移风易俗,改革陈规陋习,保护人类环境,净化自然空气,并促进绿化荒山、荒地而提出的遗体深埋技术,即人去世后对遗体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消毒包装、适度深埋、自然腐化、植树造林、观光旅游等一条龙生物链的模式,建立“生态灵泉森林公园”的殡葬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选择大、中城市试点,逐步推开。按规划和程序,在城市近、.远郊开辟出非粮食、非经济作物种植使用的荒地、山地、坡地和宜林地,这些土地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规划。人去世后,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遗体进行消毒、整容、包装处理后,深埋于这些土地下,在地面上种植长寿树种,以作纪念。地面上经人为规划而形成灵泉森林公园,再与灵泉森林公园配套建立遗体告别殿堂、祭拜殿堂及遗体消毒、整容包装场所。遗体经消毒整容包装后,放于用可降解塑料做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灵柩内,深埋于灵地地下,以不对土地和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为度。每具遗体占地约2.2--3.6平方米,种植树1--2棵,并提倡遗体合葬。

灵泉森林公园附近的建筑物、配套设施等应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富含现代气息,并符合环境卫生要求,又具有民族特色,集悼念、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建筑群落,并具有完整的现代化服务管理体系,但它又是从本质上排斥带有任何封建色彩及违反科学的活动场所及建筑风格。

修建的祭拜殿堂成为一座灵泉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殿内存放死者的照片,电脑储存个人生平简历等档案资料。该殿堂供孝道者、敬养者瞻视、缅怀、悼念亲人。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遗体深埋于荒山地下,克服了遗体火化对大自然空气、

环境造成的污染。

2.遗体深埋于地下,经逐步自然腐化,成为地面栽种的树

木、花草吸收营养物,从而进一步绿化了灵泉森林公园,

美化了大好河山的自然环境。

3、可节约大量可耕土地,促进绿化荒山、坡地,改善、保护了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

4、修建的灵泉森林公园建筑物,进行设施配套,使孝道者、敬养者集祭拜、观光旅游胜地为一体,实现了殡葬的现代化。

5、能将悼念、孝道、敬养、祭拜纳入更规范的管理中。

6、本发明按办理殡葬礼仪、遗体消毒、整容包装、深埋安葬、植树造林等及其他一条龙服务体系,还可带动相关产业,从而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灿西;傅华龙,未经周灿西;傅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