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腐乳的生产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12646.6 | 申请日: | 200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26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喜;李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喜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1/105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吴平 |
地址: | 6522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乳 生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腐乳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豆腐坯的制作及装置。
腐乳又称为乳腐或豆腐乳,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产地遍及全国各地。例如:云南省石林县出产的腐乳,当地又称“路南卤腐”,就是一种口味鲜美、风味独特、质地细腻、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的佐餐食品。在腐乳的生产过程中,豆腐坯的制作是一道关键工序。豆腐坯,又称白坯,实际上就是白豆腐干,为了适合制作腐乳,在质量上与一般豆腐干要求不同。要求洁白有弹性,块型整齐,厚薄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切口光滑无蜂窝状,这些要求都与腐乳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豆腐坯的结构均匀紧密,后期发酵才能保证腐乳的质量。但是,迄今为至,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半机械操作,豆腐坯的成型都是沿用传统的上板、压榨、出包和切块四道工序。其中:1、上板工序,均采用笨重的底板、套框、压板和包布作为模具,用人工先摆好底板,放上套框,铺好包布,再将豆腐脑均匀地泼在包布上,并用包布将豆腐脑包裹好;2、压榨工序,手工操作是在压板上采用沉重的大石头进行挤压;机械操作一般是将30~40板叠垛后上榨压制。压榨器械主要是丝杠或液压机。上压时要求先轻后重、压力均匀,压正不偏,干湿适度;3、出包与切块工序,先将豆腐干上面的包布全部揭开,然后翻扣在平板上,再根据加工要求用手工或机械切制成正方、长方或菱形。千百年来,豆腐坯一直沿用上述成型方法,工序繁杂、操作麻烦,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豆腐坯的质量难以保证。况且,由于切块工序,切出的基本是方形的豆腐坯,而盛装腐乳成品的容器基本上是圆柱形的玻璃瓶或者陶瓷罐,势必给腐乳的包装带来不便。现有的豆腐坯的生产方法和设备严重的制约了腐乳的生产,迫切地需要进行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腐乳生产方法及其装置,它能有效地简化制作豆腐坯的工序,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并提高腐乳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采用布袋作为豆腐坯的成型模具,使豆腐脑增压注入布袋,通过布袋滤去水份,使豆腐坯一次成型。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将豆腐脑放置在一个高位槽中,高位槽的出口与布带口相联接,依靠自然重力使豆腐脑的水份从布袋中滤出,使豆腐坯一次成型;或者用输浆泵,将豆腐脑注入布袋,用布袋滤去豆腐脑中的水份,使豆腐坯一次成型。布袋的底面可为圆形或菱形或六边形或方形等。为了成型后脱袋的方便,布袋可设计为双层,一个内袋和一个外袋,内袋的尺寸稍大于外袋。
本发明对传统生产方法作出重要改进,构思巧妙,成型模具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性能可靠,可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腐乳的产品质量并增加花色品种。
本发明成型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但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附图所示。
图1是本发明豆腐坯的成型装置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发明的成型装置包括一个高位槽5,高位槽5通过一个装有截流阀4的导管6与金属管件3相联,用布袋紧固箍2将圆柱形的布袋1的袋口7紧固于金属管件3的外壁。将豆腐脑放置在高位槽5中,打开截流阀4,高位槽5中的豆腐脑通过管道6和金属管件3注入布袋1,由于重力作用豆腐脑中的黄浆水8从布袋1中自然滤出;根据不同腐乳(白腐乳或红腐乳或青腐乳)对含水量的要求,过滤时间可控制在1~4小时;所得的豆腐坯结构均匀紧密,表面平整,块型美观,适合制作各种腐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喜,未经陈天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