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磁浮列车无效
申请号: | 00112720.9 | 申请日: | 200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7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宇 |
主分类号: | B61B13/08 | 分类号: | B61B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列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浮列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磁浮列车的升力系统和推力系统。
在当今世界的磁浮列车,最先进的是日本的超导磁浮列车,其时速已达到550公里,其次是德国的磁浮列车,其时速已达到450公里。然而这两种磁浮列车的最大缺限是轨道造价高,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大,这就严重限制了这两种磁浮列车,目前在广大铁道区域上的普及推广,从而严重限制了广大铁道区域上列车时速的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磁浮列车,它与日本的超导磁浮列车和德国的磁浮列车相比,极大地降低了轨道造价和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从而使磁浮列车技术可立即在全世界的铁道区域上普及推广,使全世界铁道列车的时速可从一、二百公里,猛增到500来公里,并使轮式列车,也可在这种磁浮列车的轨道上运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由升推力两大系统组成。
一、其升力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由直接安装在现有铁道两边的升力导轨和安装在车体底架两边纵梁上并插入升力导轨空缝中的升力体1组成。升力导轨是由两块纵向平行安装的含铁量很高的扁钢2组成,升力体由稀土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可充磁,充磁后在不供能的情况下,永磁升力体1与扁钢2之间的磁力,使永磁升力体悬浮于导轨空缝中,永磁升力体升举车体悬浮在轨道之上,为使永磁升力体1的外壳不与导轨的扁钢2接触,在车体底架四角与铁路钢轨对应的部位,装有转向定位滑轮3,也可装自动转向定位系统,给永磁升力体1在导轨空缝中的纵向位置定位。
当载重大,车体长,时速较低时,如图3所示,永磁升力体1安装在车体底架9的转向架10之侧梁上,转向定位滑轮3安装在转向架端梁上与本磁浮车轨道中的铁路钢轨相对应的位置,底架9与转向架10之间,用轴承接触,底架9上有园弧形承力槽11,转向架10上有承力球12,随传向架10相对于底架9的偏转,承力球12在承力槽11中滚动,转向架10上的转向定位滑轮3或自动转向定位系统,给转向架10侧梁上的永磁升力体1在升力导轨空缝中的纵向位置定位。
当载重大,车体长,时速较低时,此车的车体底架也可改为摆式列车车体底架形底架,永磁升力体1安装在此摆式列车车体底架形底架的侧梁上,此摆式列车车体底架形底架四角与铁路钢轨对应的部位,仍装有转向定位滑轮3或自动转向定位系统,给永磁升力体1在升力导轨空缝中的纵向位置定位。
二、推力系统的结构
因为本发明的磁浮列车是悬空浮行的,当载50-100人,时速500公里左右时,可用一个或两个超轻型飞机发动机驱动空气螺浆推进。永磁升力体1用自动转向定位系统纵向定位,当载重大,车体长,时速较低时,如图2所示,可在磁浮车体后,此磁浮车轨道中间的铁路上,拖挂一对驱动轮8,驱动轮架纵梁端头4与磁浮车体底架纵梁端头5用销钉6铰连,使驱动轮架纵梁能随磁浮车体的升降自由俯仰,驱动轮架上装驱动电动机及其齿轮传动装置7,驱动电动机及其齿轮传动装置的全部重量都压在两个驱动轮8上,驱动电动机的机壳用铝合金制造,驱动电动机高转速驱转轮子8,推动磁浮列车高速前进。
本发明提供的磁浮列车,其轨道是在现有铁路两边,加装两条不用电的扁钢导轨而成,这种磁浮列车轨道的造价,比同长度的铁路的造价高出不多,此同长度的日本超导磁浮列车轨道的造价或德国磁浮列车轨道的造价极大地降低了。
在本发明的磁浮列车轨道上,既可跑普通的轮式“火车”,也可跑本发明的磁浮列车,而在日本的超导磁浮列车轨道上,或在德国的磁浮列车轨道上,就只能跑磁浮列车,可见本发明的磁浮列车轨道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再从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上看,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的永磁升力体充磁后,到下次充磁前,车体浮升是不供电的,而一般的磁浮列车(包括日本和德国的)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为1000瓦,可见本发明的磁浮列车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小得多。
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的时速是从200多公里到500多公里。
所以,从轨道造价,每秒产生每吨升力的功耗,轨道的适用性及车速上看,本发明的磁浮列车,是目前在广大铁路区域上普及推广磁浮技术,大幅度提高列车时速,先进性介于轮式高速列车与日本超导磁浮列车之间的最佳车型。
图1是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的升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的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磁浮列车的升力系统结构补充示意图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宇,未经王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血清DNA的方法
- 下一篇:无刷高效直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