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锰矿浸渣中的硫酸锰生产碳酸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3297.0 | 申请日: | 200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1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成;邓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建成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44;C01G45/00;//C22B47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一兵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锰矿 中的 硫酸锰 生产 碳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酸锰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废锰矿浸渣中的硫酸锰生产碳酸锰的方法。
硫酸锰,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等锰制品的生产,都是先将碳酸锰矿(菱锰矿)用硫酸浸取,制得硫酸锰溶液,经除杂精制后,再用来生产各种相应锰制品的,经硫酸浸取后的废锰矿浸渣中,含有本身重量30%左右的硫酸锰溶液随同浸渣一起作废物排掉了。经测算,一个年产10000吨的电解二氧化锰厂,每年从废浸渣中排放掉的硫酸锰折算成纯锰高达700吨以上;一个年产3000吨电解锰厂,每年从浸渣中排掉的纯锰也高达150吨左右。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矿产资源,而且废浸渣中的可溶性硫酸锰还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废锰矿浸渣中夹带的硫酸锰溶液相对量不多,用水浸取回收虽是最经济的办法,但由于回收后的硫酸锰溶液很稀,加上对回收的硫酸锰溶液还要纯化精制,工序较多使得成本较高,如果将回收液直接用于电解金属锰或电解二氧化锰的生产,则经济上很不合算,因此,我国所有的锰制品工厂均没有回收利用废锰矿浸渣中所夹带的硫酸锰。估计每年由此而浪费的纯锰不下5000吨。所以,如能有效地解决回收利用废锰矿浸渣中夹带的硫酸锰,不仅能使锰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其经济与社会意义都十分重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利用废锰矿浸渣中的硫酸锰生产碳酸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利用废锰矿浸渣中的硫酸锰生产碳酸锰的方法,它是采用下述步骤:
1)将浸取了硫酸锰溶液后的废锰矿浸渣投入带搅拌器的浸取槽罐中,加入浸渣重量的1-4倍的水,加入可溶性氟盐和可溶性硫化物,使溶液中含钙离子低于20PPM,含金属离子低于10PPM,充分搅拌;
2)搅拌浸取0.5小时左右,过滤后将滤液打至高位贮槽Ⅰ
中备用;
3)将可溶性碳酸盐用去离子水按重量比1∶4-8溶解,过
滤后打至高位贮槽Ⅱ中备用;
4)在搅拌下,将高位槽Ⅰ和Ⅱ中的硫酸锰溶液和碳酸盐溶
液以细流状同时注入反应釜中反应,其用量按硫酸锰与
碳酸盐摩尔比为1∶1-6投料,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
反应0.5小时左右;
5)将反应物离心分离,将沉淀物转入洗涤槽中,加入去离
子水,搅拌10分钟后,离心分离,重复上述洗涤操作2
-3次;
6)将洗涤好的沉淀物在55-60℃下烘干,得到碳酸锰产品。
加入的可溶性氟盐是氟化钠或氟化铵,可溶性硫化物是硫化钠或硫化铵,可溶性碳酸盐是碳酸氢铵或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本发明利用废锰矿浸渣中的硫酸锰生产碳酸锰的方法工艺简单,投入设备少,采用以水浸取,加入氟化物与硫化物除杂同时进行,使工艺流程简单,采用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沉淀浸取出来的硫酸锰成碳酸锰产品的方法,解决了水浸液中硫酸锰过稀而难以回收利用的困难;采用该方法生产出来的碳酸锰产品可以达到用电解金属锰为原料生产碳酸锰的各种纯度,而成本却只有后者的一半。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各种用硫酸与锰矿粉为原料生产硫酸锰,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及所有相关锰制品的厂家使用。
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以电解二氧化锰工厂的废锰矿浸渣为原料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
电解二氧化锰工厂的硫酸锰精制溶液浓度为140gMn/L左右,废锰矿浸渣中夹带的硫酸锰浓度以100gMn/L,其比重d=1.5计算。
取废锰矿浸渣3吨投入8M3浸取罐中,加入水4吨,开动搅拌器,加2Kg硫化钠,(检验浸取溶液中的钙与铜、铅、镉、汞等离子的含量,如未达到要求时补加氟化铵或硫化钠),搅拌30分钟后,将浸取物用压滤机压滤,(如溶液不清亮,要进行第二次压滤或真空抽滤),精制液用泵打入高位贮槽Ⅰ中备用。
称取碳酸氢铵180Kg,用去离子水2吨溶解,用过滤泵将溶液打至高位贮槽Ⅱ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建成,未经邓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3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