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叶委陵菜根在制备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0114370.0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0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寅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瑾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委陵菜 制备 抑制 带状 疱疹病毒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药物用途发明领域,具体地是三叶委陵菜根在制备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西药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病药物,如各种止痛药;维生素B12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因作用不显著,付作用较大,已很少使用);属于此类的外用药物有樟脑扑粉、炉甘石洗剂,雄黄粉水溶液,七叶一枝花,龙胆紫等。其主要作用是预防感染和干燥收敛。另一类为病因治疗药物,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合成类药物为阿昔洛韦,有抑制病毒氧核糖核酸复制的作用。此外干扰素可激发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也用于治疗较顽固的带状疱疹。属于病因治疗的外用药物有酞丁胺等,作用较一般。
上述药物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药物疗效不显著,不能缩短病程。如以上对症和辅助治病药物。抗病毒外用药酞丁胺等的作用也较一般。2、部分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阿昔洛韦,可引起过敏反应,静滴时偶见血尿及血肌酐水平上升,血清转氨酶升高,静滴漏出血管外,可引起炎症,溃病等。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妇女慎用。3、部分药物价格较昂贵,如干扰素等,难于推广使用。
三叶委陵菜根为纯天然植物,在我国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均可挖掘和培植。
有关三叶委陵菜根的资料见于《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7月第一版)。该文献第70页0128条记载:三叶委陵菜根为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的根。4-10月采挖。性味“苦,微寒”。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止痛、补虚”,“清热解毒,敛疱止血。治骨髓炎,外伤出血,蝮蛇咬伤。”
我国湖北省西部山区民间也应用三叶委陵菜根消毒杀菌,除治疗外伤出血外,还内服治疗腹泻,“肝病”等。除上述记载及民间经验外,我们还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包括美国化学文摘等),迄今尚未发现有关于三叶委陵菜根治疗状疱疹的研究资料。
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三叶委陵菜根在制备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三叶委陵菜根在制备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药物时,采用乙醇回流的方法提取三叶委陵菜根的有效成分制成外用消毒剂。
三叶委陵菜根为纯天然植物,将其提取液涂于带状疱疹患处,2-3天内疱疹干涸结痂,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价格低廉的优点。
实施例:
提取三叶委陵菜根用于抑制带状疱疹病毒有效成分的方法:
1、处方:三叶委陵菜根的根4000克。
2、预处理:
(1)原料:三叶委陵菜根,主要采自湖北省西部山区,将委陵菜根除去泥沙及根须,干燥、粉碎、过一号筛。
(2)蒸馏水:自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有关该品种项下规定。
(3)瓶:规格50毫升,购自标准容器厂
(4)试剂:工业乙醇:购自荆州酒精厂,明胶:购自上海,澄清剂:购自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
3、制法:
(1)将三叶委陵菜根水洗净至无泥沙,烘干、粉碎、过一号筛(粗粉)。
(2)乙醇提取:三叶委陵菜根粗粉4000克,加5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二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
(3)制膏: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55-60℃)的浸膏,称重。
(4)干燥:将浸膏于80℃以下烘干,称量。
(5)溶解:以30%医用乙醇溶解。
4、工艺研制说明:
由于三叶委陵菜根提取物,不溶于石油醚、乙醚、丙酮。而常用溶剂除乙醇外,甲醇有毒,同时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弊端,故选用乙醇作溶剂。其主要原理如下:根据三叶委陵菜根提取物中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物质,采用乙醇三次回流提取,使其充分溶解提出。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寅,未经黄建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