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蜂幼虫产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4518.5 | 申请日: | 200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7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胜 |
主分类号: | A23L1/076 | 分类号: | A23L1/07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森林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蜂 幼虫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蜜蜂幼虫产品的制备方法。
目前,昆虫类食品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蜜蜂幼虫也在其列。蜜蜂幼虫又名蜂胚、蜂仔,含蜂王幼虫、工蜂幼虫、雄蜂幼虫。它是蜜蜂的卵孵化而成的蛆状虫体。当前已普遍受到蜂业界、食品医药界的关注,已陆续出现蜂蛹罐头和饼干等食品。有些厂家也将蜜蜂幼虫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入保健食品中。但现有的工艺不够理想,使其产品中的各种营养成份不能完好无损地保持下来,产品的保质期较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先进的蜜蜂幼虫产品的制备方法,使其产品营养成份完好,不易变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工艺为:(1)选用孵化出68~72小时的新鲜蜜蜂幼虫,利用生物酶在温度25℃、PH值5.5~6.0和酶溶剂介质下、对蜜蜂幼虫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酶促控制分解;(2)采用添加天然高分子表面活剂的方式,实现蜜蜂幼虫有效成份在醇水溶剂中的超临界浓度提取;(3)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及洗脱;(4)将洗脱液进行低温膜蒸发浓缩;(5)进行真空冷冻干燥;(6)进行超低温粉碎;(7)进行真空除湿。
上述所说的超临界浓度提取工艺中所添加的天然高分子表面活剂为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当今生物工程中的先进工艺,使其产品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得以完好无损地保持了下来。超临界浓度提取中,其溶出提取效率提高到96%(常规的醇水溶剂提取的溶出率仅为82%)。本发明的产品不易变质,可使在常温下2小时就变质的食品延长至两年以上不变质。经检验,本发明的产品含蛋白质60%,含氮量8%,微量元素1.5%,脂肪7.5%,含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大大超过牛肉、鸡蛋,维生素D的含量超过鱼肝油的30倍,含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含量极高,而且这些氨基酸的配比恰当,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本发明的产品可助长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可治疗面部的色素沉着、黄褐斑、老年斑等,使肌肤柔润;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抗疲劳,延缓衰老;柔肝养血,对肝硬化有明显康复作用。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产品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来源于采用了一整套先进工艺。其工艺为:原料的选取和检验→酶促控制分解→溶剂超临界浓度提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及洗脱→低温膜蒸发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低温粉碎→真空除湿。其中,比较关键的工艺内容为:
(1)把好原料质量关,一律选用孵化出68~72小时的新鲜蜜蜂幼虫。
(2)酶促分解生物工程。
3日龄(68~72小时)的蜜蜂幼虫,形式蛆状,乳白色或浅黄色,用普通的提取方法难以全面分离其有效成份。本发明在溶剂提取前加入酶促控制分解程序,利用生物酶在温度25℃、PH值5.5~6.0和酶溶剂介质下,对蜜蜂幼虫的活性成份可控分解。
(3)超临界浓度溶剂萃取。
特定物质在特定溶剂中能达到的最高浓度叫做临界浓度或饱和浓度,对于具体物质而言,应该是一个常数。但这一特性给醇水溶剂提取蜜蜂幼虫的有效成份带来不利,因其能达到的浓度有限,溶出效率较低。本发明采用添加3%天然高分子表面活剂的方式,实现了蜜蜂幼虫有效成分在醇水溶剂中的超临界浓度提取,溶出提取效率提高到96%(常规的醇水溶剂提取的溶出率仅为82%)。
(4)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及洗脱。
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吸附并洗脱技术是近年来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本发明引入此方法,对蜜蜂幼虫有效成分的收集、无效成分的剔除、节能和环保等有重大意义。
(5)低温膜蒸发浓缩。
树脂吸附后的洗脱液在干燥前通常采用常温蒸馏浓缩、减压蒸馏浓缩,本发明采用中空膜渗透蒸发浓缩(35℃),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温浓缩,对蜜蜂幼虫有效成分活性的保持十分有利,而且节约能源。
(6)真空冷冻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目前在全世界已广泛推广应用,但因其技术性要求较高,在蜂产品加工行业并未普遍推广。本发明在蜜蜂幼虫生产加工上,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将中空膜渗透蒸发浓缩的蜜蜂幼虫的有效活性物质装盘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真空冷冻干燥系统处于极限低温状态,加热脱水过程中的物质始终在零下,水份由固体升华为气体被搜集器吸收。避免了热风喷雾和直接干燥时热能对物料形态、质地、色、香、味和各种活性物质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胜,未经陈明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