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相位补偿提高倍频光束质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5015.4 | 申请日: | 200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26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鹤元;钱列加;王韬;李富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06 | 分类号: | H01S5/06 |
代理公司: | 复旦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飞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相位 补偿 提高 倍频 光束 质量 方法 | ||
1.一种提高半导体激光倍频光束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倍频过程中,以空间离散效应来补偿空间相位畸变,使产生的倍频光的光束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半导体激光倍频光束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倍频晶体采用非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以准相位匹配方式实施,其晶体极化的结构参数---匹配周期根据基频光空间相位畸变参数和基频与倍频光束之间的离散角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1).将具有对称空间相位畸变的基频光束空间相位φ(y)按Taylor展开:
φ(y)=α2y2+α4y4+α6y6+…… (1)其中α2,α4,α6,……为展开系数;
(2).确定非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各畴的二阶非线性系数符号:
sign(x(2))=exp(-i(Δk0z+d2z2+d4z4+d6z6+……)〕rect(z/L) (2)其中Δk0=4π(n2-n1)/λ,λ为基频光波长,n1、n2分别为基频光和倍频光的折射率,L为晶体长度;函数rect(x)={1,如果|x|≤1/2;0,如果|x|>1/2};
(3).由下式计算系数d2,d4,d6,……:
d2=2α2ρ2,d4=2α4ρ4,d6=2α6ρ6,…… (3)
ρ为晶体内基频光与倍频光之间的离散角;
(4).将(1)式截断至y4或y6,则局域准相位匹配周期Λ(z)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50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