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季皆宜的治疗感冒药物及其制剂无效
申请号: | 00116870.3 | 申请日: | 200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3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甄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甄理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季 治疗 感冒 药物 及其 制剂 | ||
本发明是一种以纯中草药加工而成的药物,适用于一年四季不同原因所致的各类型感冒。
感冒为现代医学病名,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在中医学中称感冒为“伤风”、“温病”、“外感”,并有伤寒、温病、湿温之分,治疗上多以辩证施治,各有其法。
目前市场上的中西成药品种甚多,它们虽对不同类型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常常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西药多为治标,以缓解症状为主,中成药多属辛凉药物,,适用于风热引起的感冒,而对于风寒所致感冒疗效不明显,并且感冒无论是风寒、风热所致,初期时很难对其分型,一般都是寒热往来,给感冒的治疗带来困难。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药物是根据感冒的双向性病理特征,在方剂中,采用药性相对,功用不同的药材,同用辛温和辛凉苦寒药物,从双向释放治疗效能,从而使人体中错杂的病理变化,从不平衡的两极状态向平衡的方面调节转化(即同步作用)。所以对于不管发生在夏季还是冬季,无论是由风寒或风热所引起的各型感冒,服用本发明药物后,都能迅速显现疗效,并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症。并且在方剂中还加入了以前治疗感冒的传统方剂中未见采用过,但经实验已被证明对感冒病毒有效的香类药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物,其组份及每剂量组中原药材的组份配比量(以克计)为:
连翘 30~60 杏仁 20~40
知母 30~60 荆芥 20~40
鸭跖草 30~60 青蒿 20~40
大青叶 30~60 栀子 20~40
排草香 30~60 生石膏 20~40
零陵香 30~60 苏叶 20~40
薄荷 30~60 麻黄 10~20
野菊花 30~60 桂枝 10~20
上述方剂中所述的荆芥、苏叶、薄荷可使用其挥发油。本发明药物可以按照中成药常规制剂技术,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剂型,例如:丸剂、散剂、冲剂、口服液、软硬胶囊、片剂、膏剂、注射液、袋泡茶。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优先制备成浓缩型胶囊剂型。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加以进一步说明,但不仅限于此实施实例。
药物的组份及配比量(以克计):
连翘 100 杏仁 60
知母 100 青蒿 60
鸭跖草 100 栀子 60
大青叶 100 生石膏 60
排草香 100 麻黄 40
零陵香 100 桂枝 40
野菊花 100 苏叶油 10
薄荷油 10 荆芥油 10
将除薄荷油、苏叶油、荆芥油外的十五味中药碎成粗粉,先以一定比例的乙醇将药材浸润,24小时后用70%乙醇进行渗漉,将收得漉液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200ml,再加入淀粉400g,滑石粉400g,混合均匀,并将薄荷油、苏叶油、荆芥油用95%乙醇溶解后均匀喷洒其中,置密闭容器中静置2小时后,再次混匀,分装成胶囊。进行大批量生产可按上述组份扩大计量即可。
此药具有以下特点及优点:
1.方剂中所用药物药效功能广。
2.剂型与剂量科学合理,便于服用和贮藏。
3.疗效迅速可靠。
4.所用药材无不良反应。
5.组方没有贵重药材,药源充裕,生产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甄理,未经甄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6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