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7322.7 | 申请日: | 200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符若文;杜秀英;曾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62;B01D53/86;B01D53/94;B01J23/89;B01J35/06;B01J3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氧化物 一氧化碳 混合气体 方法 | ||
1、一种处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方法,采用负载钯-铜或钯金属的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催化材料,将其安装于反应器中,在250~450℃下通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经处理后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氮气,一氧化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负载钯-铜或钯金属的活性碳纤维是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首先,将活性碳纤维浸泡在含钯(II)化合物和铜(II)化合物的混合水溶液或钯(II)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振荡吸附10~30小时,滤去溶液,取出纤维,烘干;然后,将所得负载钯-铜或钯的金属基活性碳纤维在氮气保护下,300~500℃加热处理,得到所需的纤维吸附催化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浸泡纤维的金属化合物水溶液中的钯(II)和铜(II)的浓度分别为500~5000ppm,浸泡时固/液比为1/50~1/250克纤维/毫升溶液。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混合气体流经反应器的速度为20~500厘米/分钟。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入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混合气体时反应器的温度为3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73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玉米苗后除草剂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