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可伸薄膜无效
申请号: | 00117675.7 | 申请日: | 200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283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龟山正雄;石井利幸;伊藤利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三井化学塑料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33/10 | 分类号: | C08L33/10;C08J5/18;//;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承泽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薄膜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装食品和其它物品的可伸薄膜(粘着膜)及其制造方法。
拉伸包装薄膜材料用于预包装各种食品如水果和蔬菜、鲜鱼、肉、熟食等,通过直接拉伸包装要包装的物品或将物品放入主要由聚氯乙烯制得的塑料等制成的轻质盘中后再拉伸包装。然而,聚氯乙烯薄膜存在与环境污染和危害环境卫生和健康有关的问题。在这样情况下,这些年来已开始使用聚烯烃树脂如聚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拉伸包装薄膜的原料。
然而,由聚氯乙烯转向聚烯烃,接着而来的问题是由聚乙烯和乙烯/1-丁烯共聚物制得的薄膜相当硬,因此不易拉伸,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在包装操作后易于破裂。因此,已经提出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层压在1-丁烯基树脂层的两面来制得一种拉伸包装薄膜材料(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986(昭61)-89040)。尽管解决了与薄膜的较高硬度和低拉伸性相关的上述问题,仍未解决的问题还有薄膜仅能给出窄的适合自动包装机器的范围。另一种缺陷是当将需包装的物品放在薄膜上时会发生凹陷。
为补救上述缺陷,提出由混合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与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获得的树脂制得一种薄膜(日本公开专利申请1994(平6)-322192)。然而,所述膜并不能给出满意的伸长下的应力等,因此,仍需要能更适合自动包装机器的薄膜。而且,所述薄膜的缺点有制造所述薄膜的吹胀薄膜挤出系统只能提供其固有的低生产率。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烯烃可伸薄膜,这种薄膜具有(a)大的伸长、横向切割性能、粘附/顺应性能(粘着性能)、指压变形后的弹性回复等,这些是对在自动化包装机器中使用的拉伸包装膜要求的基本性能,(b)纵向和横向的100%伸长下的应力间的良好平衡,(c)达到没有折皱包装的能力,以及(d)优良的生产率;还提供制造这类薄膜的方法。
由下面的描述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根据本发明,由树脂组合物制备本发明的聚烯烃可伸薄膜,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全部由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或由两者的混合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作为基础树脂,并且只要需要,可与消雾剂和增粘剂配混,所述可伸薄膜的特点是纵向(机器方向)100%伸长下的应力为12-30MPa,横向100%伸长下的应力为5-11MPa。
本发明较好的实施方案是一种聚烯烃可伸薄膜,由包括100重量份所述聚烯烃树脂、0.5-12重量份增粘剂和1-5重量份消雾剂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
本发明较好的聚烯烃可伸薄膜包括由所述的树脂组合物通过使用直集料管式模头的挤出薄膜成形法制得的膜。而且,本发明较好的聚烯烃可伸薄膜还包括所述的树脂组合物通过挤出薄膜成形方法,使用直集料管式模头制得的经防止取向处理的膜。
制造本发明的聚烯烃可伸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通过使用直集料管式模头的挤出薄膜成形方法,由树脂组合物制备薄膜的过程中进行防止取向处理,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包括全部由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或由两者的混合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作为基础树脂,并且只要需要,在膜形成步骤或形成膜之后,可与消雾剂和增粘剂配混。
关于本发明的聚烯烃可伸薄膜,下面详细描述构成这类薄膜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制造这种薄膜以及由其制得可伸薄膜的方法。
制得本发明薄膜的树脂组合物包括全部由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或由两者的混合物构成的聚烯烃树脂作为基础树脂,并且只要需要,可与消雾剂和增粘剂配混。
采用本领域熟知的自由基聚合法等,共聚乙烯与甲基丙烯酸或共聚乙烯与丙烯酸,可制得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源自(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单元组分(以后简称为“组分”)的比值为3-20%(摩尔)为宜。当(甲基)丙烯酸组分的比值下降至偏离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下时,制得的薄膜的挠性以及指压后的弹性回复不足。与之相反,当(甲基)丙烯酸组分的比值超过上述范围时,制得的薄膜的横向切割性能常常不足。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根据ASTM D1238,于190℃测定)一般为0.5-30克/10分钟。
采用本领域熟知的自由基聚合法等,共聚乙烯与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或共聚乙烯与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可制得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三井化学塑料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三井化学塑料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7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