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机智能入网应用实时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19383.X | 申请日: | 200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7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黄积慧;肖官林;郭小和;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斌;黄积慧;肖官林;郭小和;吴军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机智 入网 应用 实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应用控制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PC机智能入网应用实时控制方法及装置。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在各行业普及应用。由于网络服务器是网络中心控制枢纽,网络工作站是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唯一通道,因此在使用个人计算机(PC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时,大多用户采用的安全保密方式为操作人员输入若干口令后,方可进入网络操作及应用系统,且无法详细掌握操作者使用计算机进、出时状况进行实时管理。但是PC机进入操作系统或网络系统保密口令为一组(2至16位)需在PC机键盘上人工输入的英文字母或字符,在操作使用中一旦被人破解、识别或窃取后,其即可在远离网络现场并只要能与此网络系统连接的任何地点非法侵入该网络系统和窃取网络中数据。由于这些窃取活动可不在网络服务器等设备实际安放位置中进行,从而使得该网络管理或安全保卫人员无法及时得到防范和处置,从而将可能给整个网络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从国际黑客猖獗、国内有关单位发生的众多计算机泄密事件,更加说明了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时控制的重要性。因此,PC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入网实时控制已成为各单位网络管理部门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国际、国内邮电、证券等部门应用的标识卡系统(如:银行存款信用卡、邮电电话卡、证券公司开户交易卡、考勤卡、餐饮卡等),一般仅仅是读取卡中的密码或数据信息,以验证持卡人身份后进行消费结算。该卡与任一一台计算机之间,并无必然的、紧密的物理联系,也并不具备计算机网络应用控制功能。且一旦该卡丢失或被盗,卡中信息可在任何计算机中被盗用人读取,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验证之目的。因此,也就给邮电、证券、金融、政府等需要严格控制入网操作使用的单位、部门带来极大的事故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机智能入网应用实时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控制方法及装置能通过PC机网络工作站智能地进行操作者入网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插在PC机网络工作站总线槽中或并口上固化在控制卡内可擦除EPROM/EEPROM内的系统程序,当PC机开机启动自检后,立即控制操作系统自动截取PC机BIOS中断地址,并利用附加在PC机RS-232串行口上的智能卡阅读机和插入阅读机中具有密码信息的智能卡进行选择卡型、读取密码及进行密码识别比对。如从智能卡中读取的密码符合,则允许操作者进入网络系统,如从智能卡中读取的密码不符合,则不允许操作者进入网络系统,以达到限制使用者入网许可之目的。自动控制入网包括以下步骤:开机启动后自动截取BIOS中断;检测是否已连接智能卡阅读机;检测是否已在智能卡阅读机内插入智能卡;自动将智能卡密码与本发明装置上已固化的密码内码及网络应用接口程序密码比对,对符合本装置予设密码内码的用户将自动允许进入WINDOWSNT/INTERNET等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对持有不符合密码内码智能卡用户在PC机屏幕上显示错误提示,并不予进入WINDOWSNT/INTERNET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程序。PC机智能入网应用实时控制装置,由插在PC机总线槽中或连接在并行口上的控制卡及固化在卡上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汇编系统软件驱动程序组成。本装置控制软件采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系列器件(EPROM/OTPROM/EEPROM/Flash PEROM/NVSRAM/FRAM)来存储使用汇编语言机器码程序编制的系统控制程序,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运行速度和使用效能。本装置由地址接口电路、数据接口电路、数据缓冲电路、地址缓冲电路、选择开关电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电源控制电路构成。本装置在系统自动安装后即自动设置为与已安装本装置的PC机紧密联系为一体,相互之间不能随便脱离,一旦将本装置拔离PC机,PC机将无法入网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斌;黄积慧;肖官林;郭小和;吴军,未经刘斌;黄积慧;肖官林;郭小和;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9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