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弧形微晶纤维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9788.6 | 申请日: | 200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杨保健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弧形 纤维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生产弧形微晶纤维素的方法。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白色粉末状产品,在显微镜下观测呈各向异性的纺锤状聚合体,即颗粒束状物。主要特征有三:一、平均聚合度值达到极限聚合度值,DP在15~375间;二、具有纤维素的晶格特性,结晶度高于原纤维物料;三、具有极强的吸水值,在水介质中用高速搅拌或均质器剪切分离,可得0.4×0.04μm的微晶,并能迅速形成凝胶体。
微品纤维素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制革及轻化工等产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在制药行业中,可以用作压片赋行剂,比传统的淀粉赋行剂崩解力好、药效快、分散好,且由于粘结力好,可以直接压片,简化了工艺和生产效率,还可以用于制造膏状或悬浮状药物;在食品工业中,因为其天然无毒、无味,不影响原有食物的色形味的特点,可用作乳液和发泡稳定剂、高温稳定剂、非营养性填充物、增稠剂、分散剂、保形剂、凝胶剂和冰晶防止剂等;在化妆品行业里广泛使用微晶纤维素在膏状和乳状化妆品中;在陶瓷生产中,在陶土中填加微晶纤维素可以增加湿坯强度、提高半成品率,培烧后的陶器由于烧除纤维素而轻盈剔透、质地透明;在制革生产中。可以用作增粘剂和微孔剂。此外,还可以用作碳素复写纸、地毯清洗剂和霉清洗剂、塑料和橡胶的填充剂、触媒载体、化工助滤剂、电焊条助燃剂和多种化学试剂。
目前,微晶纤维素制造方法是将天然纤维素经过稀酸水解至极限聚合度,再经中和、漂白、洗涤、干燥、粉碎、过筛;或者用特制的高效粉碎机直接将天然纤维素粉碎过筛;或者先水解,然后用高效粉碎机粉碎过筛。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微晶纤维素的制造都采用棉花纤维素为原料。所用工艺比较先进的有两种:
一、利用去除半纤维素后的硫酸化废棉绒为原料,经过碱加热中和、漂白、洗涤、干燥、粉碎、过筛制得。缺点是:中和过程使用大量碱液和热能,加温对于设备要求较高;利用机械方法粉碎纤维素,成本较高。
二、利用去除半纤维素后的硫酸化废棉绒为原料,经过陈化、水洗、漂白、脱氯、烘干、粉碎过筛制得。缺点是:陈化需大量时间,有时长达两年多,对于不同的产品要求,陈化时间不同,陈化时间控制较为烦琐和不便;利用机械方法粉碎纤维素,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生产弧形微晶纤维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生产弧形微晶纤维素的方法,其特点是以玉米芯及其废料为原料生产,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初步粉碎:将玉米芯机械粉碎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颗粒送入反应釜,或者将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获得的废渣直接送入反应釜;
(2)加水加酸:向反应釜中按重量比玉米芯∶水=1∶0.5~5加入水,按重量比玉米芯∶浓硫酸1∶0.05~0.5加入浓硫酸;
(3)高温加压反应:温度80~200℃,压力4~20×105Pa,反应时间0.5~16小时;
(4)过滤:过滤获得滤渣;
(5)漂白增白:将滤渣用氯气、次氯酸钠、双氧水进行漂白,增白后水洗至pH=5~7;
(6)干燥:用烘箱烘至含水量<5%(重量);
(7)过筛分级:通过40~900目的筛分级;
(8)复配:按照不同用途的微晶纤维素对于颗粒大小及分布的要求,将所收集的40~900目颗粒,进行不同比例的重新配置,制成不同规格的产品。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究发现,我国盛产玉米,每年玉米加工后的玉米芯及其废料都被当做燃料烧毁,不仅十分浪费,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完全可以利用去粒玉米芯或其废料作为原料生产微晶纤维素,化废为宝。而且,玉米微晶纤维素具有独特的带钩弧形特点,粘结力更好,非常适合用于制药压片、填充、增稠、凝胶等方面的应用。针对原料特点,发明人采用高温加压酸化反应,完全控制酸解程度,反应彻底、无需碱中和、无需粉碎处理,能灵活满足对于该产品粒度和分布的各类规格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而且成本低廉,由于反应完全,产品经过漂白剂(双氧水、次氯酸钠、氯气等)漂白增白后,经烘干处理,直接过筛即可得到各种粒度的微晶纤维素。对于不同的行业粒度和分布要求,只需复配即可得适当的产品规格。产品性能灵活,品质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杨保健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杨保健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9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