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吸尘器无效
申请号: | 00119935.8 | 申请日: | 200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康一;小寺定基;小林利造;藤吉俊行;森好弘;西山高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08 | 分类号: | A47L9/0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吸尘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尤其涉及使得来自吸尘器本体所内藏的电动风扇的排气经由软管及管向地板用吸入件等回流的排气回流(循环)式的电动吸尘器。
在一般的地板移动型电动吸尘器中,使得来自吸尘器本体所内藏的电动风扇的排气全部自在本体背面侧等形成的排气口排向外部,但是因来自电动风扇的排气全部排出,会向外部强烈地吹出。因此,发生沉滞于地面或地毯上的尘埃因该排气风而扬起向房间内扩散的不良。
为了减少这种吹向外部的排气风或提高集尘效果等目的,如自现有的例如在如实公昭39-36553号公报或特开平9-135795号公报等公开般,提出了在和吸尘器本体连结的软管、连结管以及地板用吸入件上形成吸气流路和将来自电动风扇的排气之一部分或全部回流的排气流路而成的电动吸尘器。
在上述的电动吸尘器中,将软管及连结管构成双重构造,使得在内侧形成吸气流路、在外侧形成排气流路,但是对于软管的具体构造无任何构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最适合回流的软管的电动吸尘器。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和内藏电动风扇的吸尘器本体连结的软管、和该软管连结的连结管以及和该连结管连结的地板用吸入件,并在所述软管、所述连结管以及地板用吸入件各自形成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其中:用外侧软管和内侧软管构成该软管,形成排气流路和吸气流路,而且该外侧软管及内侧软管使用卷绕长的构件后将构件间接合而形成管状的挠性软管,将该内侧软管的卷绕方向和外侧软管的卷绕方向设为反向。
在上述构造中,最好用该内侧软管形成吸气流路,而且,在该外侧软管和该内侧软管之间形成排气流路。
最好在该吸尘器本体和该软管的连结部设置由外侧管和内侧管构成的双重构造的软管连接部,在该外侧管的外周及内侧管的外周各自相对于管轴方向倾斜设置和该软管卡合的卡合部,将这些卡合部的倾斜设为相互反向,外侧管和内侧管分体构成。
又,最好在该连结管和该软管之连结部设置由外侧管和内侧管构成的双重构造的软管连接部,在该外侧管的外周及内侧管的外周各自相对于管轴方向倾斜设置和该软管卡合的卡合部,将这些卡合部的倾斜设为相互反向,外侧管和内侧管分体构成。
又,最好该内侧管由外侧管支撑成自由转动。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构造的侧面剖面图,省略软管的中途部分;
图2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本体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该电动吸尘器的软管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4是用虚线表示该电动吸尘器的内侧软管的软管的侧视图;
图5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外侧软管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6是该电动吸尘器的内侧软管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7是在该电动吸尘器的本体侧软管连接部安装了软管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该电动吸尘器的握部的剖面图;
图9是在该电动吸尘器的软管连接部安装了软管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X方向视图。
图1至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依照这些图说明。
标号1是吸尘器本体,如图2所示,由上壳2、下壳3以及集尘盖4构成,在吸尘器本体1之前方侧形成和后述的本体侧软管连接部17连接的软管连接口5,在后方侧形成缝状的排气孔6。在该吸尘器本体1内的底部利用间隔壁7隔成吸尘器本体1内的上部空间,形成和该软管连接口5连接的排气流路B1及和该排气孔6连通的外部排气流路C。在该间隔壁7上立设将间隔壁7的上方的空间区分成前后的区分壁8。
标号9是在该区分壁8之前方侧所形成的集尘室,在前方侧将软管插入口9a形成为和该软管连接口5成同心圆。在该集尘室9内将把集尘袋10固定成自由拆装的集尘袋安装箱11收藏成自由拆装,在安装状态集尘袋10之开口与所述集尘室9的软管插入口9a相向。
标号12是安装在所述区分壁8上的微尘过滤器,位于集尘袋10的后方,除去微细尘埃。
标号13是该区分壁8的后方侧形成的电动风扇收藏室,内部收放有电动风扇14。在该电动风扇收藏室13的下方侧将电动风扇收藏室13和该排气流路B1以及外部排气流路C连通而形成开口13a,利用立设于下壳3的肋15将藉着驱动电动风扇14而来自电动风扇14的排气分流,自该开口13a经由该排气流路B1导向软管连接口5侧,而且一部分自该开口13a经由外部排气流路C、设于排气孔6的排气过滤器16自排气孔6排向吸尘器本体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9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