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快速顺逆旋动异径呆扳手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0541.2 | 申请日: | 200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9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远宪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13/08;B25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顺逆旋动异径呆 扳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用于机电维修装配行业,故经过若干次实质性改进完善提高的呆扳手,特别提供一种在同一扳头上几个规格不同的工作卡口面,在无换向机构,不翻面前提下,即可对标准螺母或无棱角的非标准旧螺母,都能实现全快速顺逆旋动扭矩并空程回向的,全快速顺逆旋动异径呆扳手及制造方法。
公知的传统呆扳手工作卡口面呈U形面,操作时必须对准六角形螺母S边平面卡入,旋动一定角度后又退出再卡入,周而复始效率低。特别是无棱角的旧螺母棱角稍磨损容易打滑、甚至无法使用。中国专利在91年3月2日前后公布的几种名称新型呆扳手9120369、3,改进了传统呆扳手工作卡口面,虽实现连续回转,但效果欠佳并不自如,其不足之处是卡口面因复杂接触面少,加工困难。申请人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93239327、6,其结构简单,解决了连续旋动自如问题,但不足之处仅限于后端工作卡口面能单向快速旋动扭矩,逆向旋动扭矩时还必须翻面,另一不足之处是前端工作卡口面不能实现快速旋动扭矩,故前端卡口面因强度不够受到影响,及两个重叠工作卡口面长度尺寸边长与螺母接触受力面边长数据未准确及充分公开。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该扳手存在不足之处而彻底解决的技术方案,故经过若干次实质性改进完善并提高了可行性,其结构简单,并符合国家狭窄标准空间,能使同一扳头几个规格不同的工作卡口面在无换向机构,不翻面前提下,都能实现全快速顺逆旋动扭矩并空程回向的异径呆扳手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扳手它包括扳头(甲)手柄(乙),其特征在于扳头(甲)上制有前后重叠一体两个规格不同工作的卡口面,(1)(2)(3),其前、后端卡口面(2)与(3)长短基本对称,长度尺寸边长等于螺母S边长1/2-3/5倍左右,故使大小螺母(丙)(丁)的受力面增多,并始终与F1、F2、F3、F4、F5、F6、F7、F8互换支承在螺母对角上。位于卡口面(2)前端呈导向斜角(7),前、后卡口侧面(2)、(3)与卡口面(1)相互平行,卡口斜面线(4)与斜面线(6)相互平行,两卡口侧面的两条扳头中线(10)、(11)与手柄(乙)中线(13)呈任意角,手柄中线(13)交接两卡口面(1)、(2)、(3)的两条中线(10)、(11)与偏心处增制强度中线(12)相互平行,底后端夹角的延伸平面(1)与(3)相连的(5)、(6)呈V形面,增加与螺母受力面重叠并连接延伸,超越的V形虚线(8)、(9)。(参见附图1)
本发明可将手柄(乙)上两端的两个扳头(甲)上制成四个规格不同工作卡口面。各卡口面相互连接可为园弧。或将扳头(甲)上的工作卡口面(1)(2)(3)(4)可制成中线对称重叠,并相互平行规格不同的工作卡口面(参见附图4)。
以下结合附图为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原理结构及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2为前、后端的卡口面导向斜角与螺母(丙)(丁)作支点旋动示意图。
图3为扳头上同一对称中线重叠的工作卡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与梅花两用扳手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远宪,未经陈远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0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