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系及其三系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21420.9 申请日: 2000-07-20
公开(公告)号: CN1335056A 公开(公告)日: 2002-02-13
发明(设计)人: 董云麟;石华娟;张启行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家俊
地址: 610066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蓝 油菜 显性 不育 及其 杂交种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适用于由两对显性互作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亲本的繁殖和杂交种的制种技术。

目前,利用油菜杂种优势技术,必须解决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提高制种产量;二是生产高纯度杂交种。油菜配制杂交种现有的几种途径部存在一些缺陷,限制了杂交油菜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细胞质不育系的不育性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育性反复,会出现微量花粉,影响杂交一代种纯度;化学杀雄制种受不同的组合、杀雄药剂的种类、浓度、喷药时期及用量等因素影响,难以保证杂交一代种子的纯度及产量,而且种子具有残毒;核不育的不育性稳定,但两型系制种时不育株率为50%,制种时需要人工拔除占不育系群体50%的可育株,费工费时,降低制种产量,拔除不彻底会影响杂交一代种的纯度。虽然上海农科院早就提出显性核不育三系利用,但至今未见大面积推广应用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育甘蓝型油菜显性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并配制核三系杂交种的方法。该方法达到既能提高制种产量,又能生产出高纯度、强优势的杂交一代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菜不育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按下列步骤选育不育系和杂交种:

(1)从川农长角×米达斯F4中,选育出由两对显性互作理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2626A;

(2)利用2626A选育出丰产性好、育性稳定的核不育两型系;

(3)再用核不育两型系选育出不育株率在95%以上的全不育系及相应的临时保持系;

(4)再用优良品种与不育系测交选育优良恢复系;

(5)用上述全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杂交种。

不育系的繁殖方法为:用兄妹交繁殖两型不育系,用纯合两型不育系与临保系相间种植,开花前拔除不育系中的可育株,繁殖全不育系。

临保系和恢复系繁殖方法均采用自交繁殖。

核不育两型系为8702AB、37AB、38AB、13AB。

全不育系为38AC、13AC。

临时保持系为38C、13C。

恢复系为T1082、789N、8345N、87451N、93187N。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研制的全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无微量花粉产生,彻底解决了胞质不育三系制种因微量花粉导致的一代种纯度不高,经营风险大的问题。

2、本发明用全不育系配制杂交一代种,无需使用化学杀雄剂,操作简便,种子无残毒,从根本上解决了化学杀雄制种的不足。

3、本发明用全不育系配制杂交一代种,不存在拔除可育株的问题,完全解决了用核不育两型系配制杂交种存在的费工费时、种子纯度难于保证、制种产量低的难题。

4、本发明用核三系技术配制杂交种,亲本材料可控性强,知识产权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5、本发明研制的2626A不育基因和它的恢复基因都容易转育到其它油菜品种中去,选育出新的优良核三系。例如: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川油15、川油13都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特别是川油15在四川省区试及全国区试(长江上游组)均居试验第一名,比对照CK增产27-31%,在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江西等省表现高产稳产、抗倒、抗(耐)病。用本发明的技术已成动地转育出川油15、川油13相应的核三系杂交一代种,其农艺性状与两系法配制的相应杂交种无明显差异。

下面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杂合两型系、纯合两型系、全不育系及临保系的选育

从川农长角×米达斯F4中,选育出由两对显性互作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2626A;用2626A与优良品种测交得不育率50%的F1,选其中的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直至其它性状稳定整齐一致,即育成不育率为50%的杂合两型系(AB)。杂合两型系中兄妹交父本为选取到的临时保持系(C),本发明选出的临时保持系为38C、13C。同时用其它材料与2626A杂交选育出另一个不育率为50%的特殊不育系(纯合两型系AB),本发明选出核不育两型系为8702AB、37AB、38AB、13AB。纯合两型系(AB)与临保系(C)杂交,杂交后代即是不育率为100%的全不育系(AC),本发明选出的全不育系为38AC、13AC。用全不育系与临保系连续回交,不育率又降低到50%。

2、恢复系选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1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