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台精梳机的顶梳有效
申请号: | 00121659.7 | 申请日: | 200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1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发明(设计)人: | W·斯拉维克;A·克尼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9/10 | 分类号: | D01G1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娟,林长安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台精梳机 | ||
本发明涉及一台精梳机的一个顶梳,顶梳带有相互按间距固定在一个支承件上的齿;每两个相邻齿之间构成一个自由缝隙。
这种顶梳,已在一些专利中有过介绍,例如DE-A1 19531605,EP-PS 351443和EP-A1 557698。这种顶梳在钳板机构上的安置,例如已在EP-A1 619389中有图示和说明。
例如EP-A1-619389所述的精梳机,梳理过的纤维鬓条必须在钳板处于最前面和开口的位置上才进行分离过程。此时钳板至其后面的分离罗拉的握持点具有最小的间距。从钳口伸出的并经精梳的棉网尾端在该位置处喂到由分离罗拉经过回送的棉网尾端,接着通过分离罗拉的前进运动被送到分离罗拉的握持点。这样即产生两个尾端的叠合或“焊接”。通过分离罗拉进一步的前进运动将未被棉网尾端或者未被钳板机械阻止的纤维分离出。当棉网尾端的输送过程进入了分离罗拉之间的握持点时,以及在进行实际分离过程时,棉网尾端到达一个固定在钳板装置上的顶梳针或齿的中间。此时通过分离罗拉拔取的纤维穿过顶梳的直条针路,同时将棉结、杂质和其它短纤维阻止住。
当纤维通过顶梳时,特别是短纤维(大约12mm长为止)可能包缠顶梳梳凿的齿根,并在该位置形成纤维条包缠在单个齿上。这种存积在齿上的纤维,主要是所谓的“浮游纤维”,它们在纤维材料通过顶梳梳针梳理时,不能被钳口线(分离罗拉或喂给罗拉)所握持。
通过继后的嵌入循环,这种小条带还会按齿根的方向移动并固定在该处。
这种小条带会使其它的废棉沉积在这个区域,至使精梳工作所必须的自由通行的区域变小。
为了清除这种沉积物,保持顶梳的充分运作,建议安装专用的清理装置,采取气流或机械的方式进行顶梳的连续或间歇的清洁。
这类清洁装置已公布在一些专利上,例如EP-PS 351443,EP-PS 531740,DE-AS 2320200和DE-A1 3815896。
这种专门用于清洁顶梳的装置还需要附加的装置,而其中有些装置是价格较贵的,并且本身也容易积蓄脏物。
本发明的任务是对顶梳或顶梳的齿分别作如下设计,即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纤维,特另是短纤维在齿上的沉积。
该项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予以解决。借助建议的这种梳齿结构,可以将梳齿的第一齿段设计成最佳地适合于精梳作业。另一个会合于齿根区域的锥形齿段可作这样的设计,使在该区域内不形成纤维沉积,特别是纤维条带的沉积。这种形状的齿,例如可作为冲压件制造,并还可以在齿尖区域压出凸筋。“齿的纵向”表示齿尖延伸到齿根的方向,以及直角指向纤维的运送方向。
采取专门建议的梳齿后部的齿面设计,以及第二齿段内相应的齿根宽度设计,可保证待梳理的纤维层在精梳过程中完全拉入梳针内,并防止短纤维存积在齿根区域。
借助在第一齿段中所建议的后部齿面的角位置,有利于纤维网拉入到梳针内,而第二齿段内后部齿面相对齿根的相应齿宽度的倾斜位置,对缠绕齿的纤维条带起到解开的作用。当形成的纤维条带朝向齿根方向移动时,由于齿宽度加宽和后部齿面的相应角位置,而使纤维条被松开,并且能自动地落入下部,或者随继后的精梳过程被穿行过的纤维网携带并被除去。
此外,建议第二齿段的齿根宽应设计大于3mm。一根短纤维的长度大约最长至12mm。通过选择一相应的齿根宽度,确保不产生短纤维的纤维条包绕齿根。这样在第一齿段内可能产生的纤维条在其移动时,会自动按加宽了的齿根方向松开,并且除去。
对于精梳过程,建议梳齿第一段的长度,以直角对着输送方向看,应大于第二段的长度。这样就能为实际的梳理过程提供最大部分的齿长度,而其余部分足够用来进行清洁工作。
首选方式是,第一齿段的长度应是第二齿段长度的两倍。
前部齿面可以设计成弧形或直线的。一种合适的形式能够使顶梳尽可能安置到靠近后面的分离罗拉钳口线。后部齿面也可以设计成弧形。
此外建议,在第一齿段过渡到第二齿段的过渡区,这个齿宽度,以直角对着输送方向看,直到第二齿段末端上是逐步增宽。这样有利于在第一齿段形成的纤维条带被松开,特别是当该纤维条带向着逐步变宽的齿根方向移动时。
另外,顶梳齿,特别是其第一齿段还可以设计成纤维可以在通过梳针时从直线输送方向转移。
这样能够提高梳理效果。
为了获得纤维从一个直线方向转移,可以在第一齿段内提供一种带凸筋截面的齿。这种凸筋还能够为清洁工作起到附助的排气作用(例如可参看DE-PS 3937899)。
为了在齿之间对纤维导向起作用,它同样也对梳理强度起作用,可以将齿截面-从输送方向看-进行相应地设计(例如参看DE-A131460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16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